首页 / 盆景病虫防治 / 夹竹桃褐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夹竹桃褐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2)药剂防治

【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上或随落叶留在土表越冬。3-7月发生,苗木生长过密或细弱发病重。翌春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到夹竹桃上,萌发的孢子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引起发病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初在叶尖或叶缘出现紫红色小点,扩展后形成圆形、半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两面均可长出灰褐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中央退为白色,边缘红褐色较宽。病斑上具轮纹

发病初期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后期中央退为白色,边缘红褐色较宽。湿度大时病斑两面均可长出灰褐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初在叶尖或叶缘出现紫红色小点,扩展后形成圆形、半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病斑。病斑上具轮纹

3-7月发生,苗木生长过密或细弱发病重。翌春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到夹竹桃上,萌发的孢子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引起发病。【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上或随落叶留在土表越冬

合理密植,不宜栽植过密;科学肥水管理,培育壮苗;清除病叶集中烧毁,减少菌源

常用药剂苯菌灵、多菌灵、甲基硫菌灵

分生孢子圆筒形,具1-5个隔膜,大小15-50×3-5(μm)。【病原】CercosporaneriellaSacc.称欧夹竹桃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座深褐色,大小25-125μm。此外,C.nerii-indiciYaman称夹竹桃尾孢,也是该病病原。分生孢子梗色浅,粗细不匀,聚集成束状,具隔膜0-3个,不分枝,顶端生有小型孢子痕,大小5-35×3-5(μm)

常用药剂苯菌灵、多菌灵、甲基硫菌灵

合理密植,不宜栽植过密;科学肥水管理,培育壮苗;清除病叶集中烧毁,减少菌源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

此外,C.nerii-indiciYaman称夹竹桃尾孢,也是该病病原。【病原】CercosporaneriellaSacc.称欧夹竹桃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色浅,粗细不匀,聚集成束状,具隔膜0-3个,不分枝,顶端生有小型孢子痕,大小5-35×3-5(μm)。分生孢子圆筒形,具1-5个隔膜,大小15-50×3-5(μm)。子座深褐色,大小25-125μm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1/33071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