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筒周身彩料蛤蜊光闪闪,底足凹陷处矾红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字体为稍含篆意的正楷。筒身另一面墨书短语:“魁星点斗必掌印,独占鳌头宦海通”,表达了乾隆盛世文人积极入世,投身宦海的社会意识
清代中期以前使用的粉彩质量较好,填敷相对较厚实,附着瓷面牢固,至清后期粉彩用料趋薄,至民国则更薄,这就是我们平常见到的早期粉彩器彩料保存较好而民国粉彩器反而保存较差的缘故。这是鉴定粉彩瓷时需要注意的一点
初创于康熙末期,其工序是先在烧好的素白瓷上绘上线描稿图案,再敷上一层也可做白彩用的玻璃白,其他各种色料按绘画要求分别施绘,再入窑烘烧而成。粉彩属低温釉上彩一族,在700度以上的窑温中烧成,是五彩基础上的改良与发展。成器后釉面光润亮泽,可表现丰富的层次,目感柔和雅致。与早已产生的相对硬朗的五彩相比,感触滑软,故又称“软彩”
耿志潮 …中国商报网站
大鳌为鹿角、龙须、鳄头、鱼身。脚下海浪滔滔,头顶祥云袅袅,是典型的魁星点斗纹饰。小小一幅瓷画竟使用了十多种色彩,分别为黄、紫红、粉红、浅蓝、绿、纯白、淡蓝、肉红和黑色以及过渡色等。(收藏拍卖导报2006年1月19日)这件笔筒(见图)高15.8厘米,主题纹饰为一赤膊神人,着豹皮裙,右手持笔,左手握砚,光足立于大鳌之上,双目炯炯有神,做回首仰望北斗七星状
鳌既有神灵之大海鳖,有背负蓬莱之力,可畅游四海。魁者,首也,大也,雄杰也。制瓷者正是抓住读书人这种心态,在瓷类文房用具中投其所好地表达了士子们这种渴望攀入上层社会的心理。在封建社会要出人头地,必循科举一途
玻璃白的主要成分是含铅的二氧化硅加入了砷元素。至雍正时粉彩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色彩达数十种之多,雍正粉彩呈色普遍淡雅沉静,无论官窑还是民窑,都产生了许多传世之作。至乾隆时期又在粉彩器上使用了轧道工艺,即在色地上刻划出纤细的纹,然后再描画各类图案。粉彩以油料调色,传统的五彩则不用油料调色。粉彩最初使用西洋进口料,故也称“洋彩”,以后才逐步改用国产料
粉彩器物传世量相对稍多,经过多年的老化,器身彩色多产生七彩光晕,恰似蛤蚌类壳内的彩晕,古陶瓷界称为蛤蜊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