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杂录》中记载,开元天宝年间,天下太平,杂技盛行。乾符元年(874年)唐僖宗将懿宗时期被贬的宰相刘瞻任命为刑部尚书时,长安城内市民用钱雇请百戏杂技以示庆贺。每酺宴,便“大阵山车、旱船、寻撞、走索、丸剑、角抵、戏马”。开元元年(713年),太上皇睿宗与玄宗御门楼观燃灯,昼夜达一月之余。杂技在民间也很盛行,当时的唐京城长安有专门的杂技班子收费演出。唐永徽二年(651年)二月,高宗御安福门楼观赏百戏杂技
汉代马技俑
千变万化,旷古莫俦”。并二人戴竿,其上舞,忽然腾透而换易。《资治通鉴》中说:大业六年(610年)正月十五日,诸蕃酋长云集洛阳,隋炀帝于端门街盛阵百戏杂技。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一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白昏至日,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它是上起宫廷下至民间举行庆典、宴饮的助兴娱乐节目。《通典》记载: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为宾厥干来朝所演杂技有 “舍利、绳柱等,如汉故事。隋唐时期的杂技无论种类、技艺,均比以前有所发展、创新,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又为夏育扛鼎,取车轮、石臼、大盆器等,各于掌上而跳弄之
《汉书·徐乐传》曰:“帷幄之私,俳优侏儒之笑。”《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说:“临迥望于广场,程角抵之妙法。”“乌获扛鼎,冲狭燕濯,胸突 銛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形象地描写了摔跤、举重、爬高竿、跳丸剑、走绳索等表演场景。汉代的壁画、砖刻、石刻画像、陶俑等对百戏杂技也都有更真实的反映。两汉时期杂技技艺得到进一步发展,包括倒立、柔术、逆行连倒、跳丸剑、耍坛、扛鼎、顶竿、走绳等杂技、杂舞和俳优歌舞杂奏、幻术、斗兽以及傀儡艺术等都极为兴盛
汉代登杆俑
汉代倒立俑
杂技在秦汉时期称百戏,隋唐时叫散乐,唐宋以后为了区别于其他歌舞、杂剧才改称杂技,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杂技的记载。战国时,竞技类的项目已形成,种类日益增多,各国的统治阶级以歌舞、杂技和说唱表演助兴,已成为一种时尚。如《列子·说符》中写道:“宋有兰子者,以技于宋元(公)……弄士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说的就是“跳丸剑”一类技艺表演。如今,在全国各大古玩店及部分博物院依然能见到杂技俑的身影。杂技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古代杂技亦作“ 杂伎 ”
汉代斗鸡俑
唐代倒立俑
不论从哪个角度观赏这组倒立俑,不仅动感十足,而且姿势十分优雅,可与当今体操运动员和杂技演员相媲美。汉代倒立俑,黑陶,高12.3厘米,图中下面的两人背对背,头部后仰直体倒立,一条腿伸直,另一条腿弯曲相交成拱形,第三人头部后仰紧贴后背,双手分别握住下面两人相交的脚脖,屈体倒立,双腿微弯
1999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园的东南角又发现了十余件如真人般大小的百戏陶俑,更证实了此时百戏杂技已登上秦皇宫的大雅之堂。《史记·李斯列传》还记述了秦二世曾经在甘泉宫看角抵戏(即摔跤)的情形。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十分重视对艺品的搜集整合,不仅把各国诸侯的钟鼓搬到咸阳宫中,而且把六国诸侯宫廷中善于歌舞的艺人集中于咸阳,统称“角抵俳优之戏”
唐代倒立俑,红陶,高11厘米,头戴毡帽,上身穿对襟衣,下穿长裤,双手用力撑地,面
汉代手技耍弄俑
笔者现将陕西民间收藏的一组汉唐杂技俑介绍如下,与大家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