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担任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对中国邮政大权觊觎已久,于是想方设法让清政府同意由海关来试办邮政。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海关被外国人掌控
曾金顺弟弟寄来的那三张小龙邮票,则是由于大龙邮票的铜质印模磨损剥蚀,清海关于1885年重新设计印制的清朝第二套邮票
在英国此次发现那两张原票六方连之前,据有关专家考证存世仅有53枚。当时这批库存的红印花税票共有66万枚,大部分被加盖改作邮票之用,未加盖的原票流出很少,存世更少。被列为”华邮四宝”之首
当时何建军也不知道这样一张邮票市场价格是多少,只当它是老古董,以200元一枚的价格卖掉了这三张小龙票。后来才发现,小龙邮票在清代邮票当中并不算上品,当时的市场价格其实只有200元一套,即使在现在也只能买到一千多元一套
只听说当初卖家也不懂行,最初只开价五千元一枚,后来买家多了,才抬价到5万元一枚。”但五万元还是便宜啊!”何建军感叹道,”按当时的市价,如果不出意外,应该能卖到四五十万一枚的。”。当时何建军得到消息晚,这20多枚已经被别人捷足先登
但是”小龙”、”万寿”邮票的存量也不多,不够使用。于是这批印刷精美的红印花税票,就被加盖了不同面值,暂作邮票使用。这时,正好有一批英国印制的税票未经使用。1896年,大清邮政从海关手中接管了邮政大权,将原来邮票所使用的”银两制”改为”洋银制”。新邮票一时来不及印制,只好将库存中的”小龙”邮票和1894年庆祝慈禧太后60大寿时印制的”万寿”邮票加盖暂作洋银邮票使用
集邮15年,经营邮票7年,何建军经手邮票百万枚,亲历了国内邮品价格的起起落落,只有清代和民国的古典邮票价格始终稳定在高位,也只有古典邮票深深牵动着何建军的心
他好奇邮票的价值,便送到英国斯宾客(Spink)拍卖行估价。去年,一位英国人在整理祖父的遗物时,偶然在一本破旧的笔记本里发现两张六方连中国邮票。结果令英国人吃惊的是,这竟是如今存世仅80多枚的清朝红印花原票
巧的是,就在一个月后,就有一枚红印花原票在香港苏黎世拍卖行拍出了90多万港元的高价。如今有人接手,何建军便毫不犹豫地打电话联系了那位朋友,很快便以38万元买下了那枚红印花原票,再以40万元卖出。不过何建军倒并没有懊悔自己卖得低了,也没有可惜自己没把如此珍贵的原票留在身边。因为他真正想要的并不是原票,而是红印
1878年,赫德指派天津海关的德璀琳成立了天津海关书信馆。为了便利邮件的收送并规范海关对邮政的管理,德璀琳又筹办发行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套海关邮票–大龙邮票
然而在何建军眼里,古典邮票不仅仅是一张印刷品,或是一件值钱的古董,它更是一方文化、一段历史。每一个版式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种变体都是一段趣闻。由于清朝、民国中国邮政与西方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中国古典邮票深受西方收藏界追捧,价格也水涨船高
在英国印制邮票的梦想,是在将近20年后的1897年才因缘巧合地实现的。早在书信馆开张前一年,他就已经向英国寄去了定制邮票的订单,但终因时间周期过长而作罢。无奈之中他只好请上海海关造册处先行印制一批邮票应急。其实,德璀琳最初对大龙邮票的设想是在英国印制
这才发现,原来这是1885年清朝海关总税务司印制的小龙邮票。看到邮票,何建军立刻被吸引住了。何建军连忙买来一本《清代邮票目录》查询这三枚邮票的出处。只见这票面上印有一条五爪蟠龙,衬以云彩水浪,边上则写有”大清邮政局”字样
不过何建军后来还是有幸遇到了一枚红印花原票。他先挑了一张价格稍低的”当壹分”红印花四方连,接着便问:”最贵的那种你们有没有?”何建军心里一喜,正好前几天他与一位藏家朋友聊天时,朋友曾提到自己有一枚红印花原票想要出手。去年5月,有一位30多岁的买家来到何建军的店里买红印花邮票
偶遇小龙票
耐人寻味的红印花
正是这三张小龙邮票,把何建军引入了古典邮票的世界。后来他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收集古典邮票。见得多了,何建军才知道古典邮票当中,最迷人的还是原本作为税票使用的红印花票。如今已经拥有几万枚清代邮票以及一百多万枚民国邮票,而经手的珍贵邮票则更多
和大多数集邮者一样,何建军集邮是从普通的JT(纪念或特种)邮票开始的。曾金顺同样集邮的弟弟知道哥哥做生意,就从外地寄来了三张稀罕的老邮票。平平淡淡的小本生意在2001年底遇到了转折。2001年在上海遇见了同样喜欢集邮的台湾人曾金顺,于是合伙在上海云洲古玩城开了”建军集邮社”搞起了邮票经营
打开箱子发现里面竟然有20多枚红印花原票。前几年,何建军从朋友口中得到消息,说杭州一个教堂在修缮时,工人们在墙壁暗阁中发现了一个过去传教士留下的小箱子
最后,这两张稀世珍品分别在今年1月20日的斯宾客拍卖会上,拍出了530万港元和356万港元的天价
邮票能卖那么高的价格,许多人会觉得不可思议,然而34岁的上海邮商何建军却觉得”300多万的价格一点都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