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因翡翠制品可以适应各个阶层,以至我国社会上的收藏量相当大,认识翡翠的人也非常多。”那时北京是翡翠加工、销售的中心,有上千家的加工作坊,有上千家的珠宝店,最好的原料、最好的师傅都汇集在北京。翡翠有着最广泛的收藏者,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无不喜爱。1926年开始进珠宝店学徒的翡翠老行家牛秉钺师傅说:“那时达官显宦可以花三万两万买个翠扳指儿,贵族妇女可以花三千两千买到翠镯子,商店老板可以花三百二百买条翠表杠,小家碧玉可以花三十二十买对翠耳坠,乡村农民可以花三元两元买只翠烟嘴
当时由于卖方坚持,标价180万元~280万元,结果没有拍出,想来是要价过高造成的。此后,清工翡翠一直成为拍卖市场的重要品种,拍卖市场也成为收藏清代翡翠的重要而可靠的市场。银蚕碧叶,绿白相间,栩栩如生,绿色浓而不暗,鲜而不淡,在任何光源下观赏都非常艳丽,曾与很多翡翠制品比较颜色,无出其右者。国内的翡翠收藏市场起动于1995年,当时国内首场珠宝拍卖推出了清代旧工翡翠,其中一对清代的满绿翡翠手镯以49万元成交。1996年嘉德春拍有一件清代桑蚕翠佩,展览时吸引了很多人专程来看。这件佩并不是满绿,种份也不是最佳,但难得之处在于工匠用料巧妙,以浓绿部分雕桑叶,真个是青翠欲滴;浅绿部分雕新出芽的小叶,白中带绿的部分雕桑葚,恰似刚长出的青青的果实;纯白的部分雕了三只白蚕,巧的是每只蚕的中间部分都为半透明,恰似即将吐丝时的状态
当时香港的很多工场要夜以继日地赶工,常常是第二天一开门就卖光。在翡翠原产地,原来随意堆在矿边废弃不要的翡翠原料一下具有了价值,进而开始论斤高价销售,这些料几年后就被卖光,买料人也只好见玉就买,即使有毛病也不嫌弃,买到总比买不到好。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东南亚几个国家的经济起飞,对翡翠的需要量一下子增大了很多,尤其是台湾经济发展迅速,中国人骨子里对翠玉的爱使很多台湾人大量购买收藏翡翠。但翡翠的来源是有限的,这种供求不平衡使翡翠的价格一夜之间上涨了很多倍
这件别子顶部配碧玺结珠,工艺单纯,非常珍罕,类似的螭龙璧佩曾见于《故宫博物院清代后妃首饰》一书,是清代宫庭收藏品的代表。1997年秋拍可以说是精彩不断。从器形上看,应是镯心料所做,难以想见当时那只手镯该是多么漂亮,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毛病,当时那只手镯到现在肯定能卖到千万元以上。嘉德有一件清代翠件,叫“螭龙璧佩”,这件佩非常厚实,直径达到5厘米,厚1厘米。难得的是这么大件的翠佩非常完美,通体上下竟没有一丝绺裂、白脑、黑花。取古意雕玉璧,上攀螭龙,缠绕荷叶、莲蓬
国内越来越多的人想拥有翡翠,造成了需求量一下成倍增涨。记得1995年嘉德公司举行国内第一场珠宝首饰拍卖时,很多来看预展的人从未见过翡翠;而现在很多买翠的人都知道看色、看种、看做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经济发展迅速,短短十年时间,国内人对翡翠也越来越痴迷了
二、翡翠在拍卖中的天价
清代以前的翡翠实物无从见到,原因是数量太少,在历史文献中也鲜有记载。现在收藏市场上能见到的最早的翡翠制品是清中期以后的制品,有乾隆的御用扳指儿(翠质一般),有慈禧的翡翠发簪、翡翠手镯(据传是慈禧戴过的),有王公大臣戴过的翡翠朝珠(已改成翡翠珠链)。在东陵的崇陵中,埋葬着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这座陵墓建于1909—1915年,在墓中有大量的翡翠陪葬品,有翡翠手串、翡翠扳指儿、翡翠万寿结、平安扣等花件
起拍以后竞价非常激烈,几个买家都是势在必得,最后终于以8000万港币成交,创造了单件翡翠首饰的世界最高纪录。佳士得1997年秋拍上拍的一串翡翠珠链,共由27粒翡翠圆珠组成,珠子的直径为1.509厘米~1.584厘米,硕大圆润,每一粒都是非常鲜艳的祖母绿色,种份非常通透,没有任何瑕疵,整串颜色均匀,实在非常难得,是多年来珠宝市场上最好的一件翡翠首饰
广交会上的翡翠柜台就是国内外贸企业的摊位,谁能第一个冲到摊位,谁就能以低廉的价格买到清末、民国时期的高档好翠,到香港转手就能大赚特赚,所以人人努力、个个当先。当年香港很多做翡翠的商人发了大财,由小商贩变成了大老板。据当过北京首饰进出口公司翡翠科科长的王瑞民先生讲,80年代广交会上,很多香港玉商未开门时就早早等在门口,一开门大家都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翡翠柜台,如果不小心摔一跤或是腿脚不够灵便,那将要失去一笔大买卖,损失很多钱。何以至此?原来当时国内没有翡翠市场,政府只收购不销售,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后,在外宾专购的商店中销售,或经外贸出口国外。与此同时,吾辈再也无缘欣赏到国内外贸公司手中数量惊人的好翠了。失去了大量的珍品翡翠,也为国家换来了外汇支援国家建设,得失之间也很难判断了
1996年,佳士得又将一只翡翠手镯以1000余万港币拍出,创造了翡翠手镯拍价的世界纪录。这些价格引起了整个世界珠宝行业的轰动,很多欧美珠宝商对他们从未涉足过的翡翠市场产生了极大兴趣,一时间,开始有欧美珠宝商参与翡翠买卖,而拍卖市场上由国际知名品牌设计的、融合了西洋珠宝审美品位的翡翠首饰大获青睐。这只手镯全部为浓艳的祖母绿色,颜色非常均匀,种份通透,质地细腻,称得上是老种老绿。1995年5月,一串翡翠珠链以3000余万港币的天价被拍卖行拍出,创造了当时单件翡翠首饰的最高拍价世界纪录,引起了极大轰动。更为难得的是,手镯圈口相当大,条口粗,包浆好,据拍卖公司讲有可能是慈禧太后曾经戴过的,拍到这个价钱自有道理,更是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大陆内销的翡翠市场基本上减小到为零,但这种对翡翠的挚爱在东南亚一带仍然被延续着,很多东南亚、中国香港、波斯湾人到内地都要买些翡翠带走。1949年以后,珠宝消费市场渐渐消失。1956年公私合营,大批的工场、珠宝店合并,很多师傅回了老家
清代时,翡翠主要在北京、苏州、扬州等地加工,被做成各种翡翠制品。最好的玉料用来做朝珠、扳指儿、翎管、龙钩、别子、上好的手镯、戒指,这些都是卖给达官显贵和他们的家眷;差一点儿的料则做成钩搭子、烟杵、烟碟、翠发簪、白杆手镯,这样平民百姓也买得起了
这套首饰估价为260~300万港币,最终以450万港币落槌,加上佣金要到500万港币左右。这套首饰组合在一起,放在特制的小盆中,就是一盆盛开的绿色玫瑰花,五朵花花瓣是颜色非常漂亮的翡翠,种份细腻,花心是一粒大钻,花叶由很多小钻石和白金组成;取下来,这五朵花就构成了一对耳环和三个别针,三个别针还能组合成一件大别针。索斯比拍卖行1997年秋上拍了一套由夏奈尔设计的翡翠首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可以说珍品翡翠的保值性是最好的,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拍卖公司工作的七八年中,我经常到全国各地征集翡翠拍品,总希望收到家传的清代至民国的翡翠珍品,遗憾的是这种机会太少了。当时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字画、瓷器、杂项有那么多拍品是从收藏家手中征集而来,而旧工的翡翠珠宝却总是难见踪影?能够解释的原因可能是寄托在珠宝上的感情色彩太浓厚了,被收藏后很少会再在市场上露面,它常常是在家庭里代代流传,饱含着后代对先人的深情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