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保护 / 蔬菜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蔬菜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3.4休闲期

3.3生长期

发病后选用53%金雷多米尔WG(水中分散颗粒剂)600–800倍液、50%安克WP(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4%杀毒矾WP(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2%杜邦克露WP(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治疗剂交替使用,7d(天)1次。当病害发生,又遇阴雪天气时,可选用5%百菌清粉剂每667平方米1.5–2.0kg,或于傍晚每667平方米使用百菌清烟雾剂350g熏烟4–6h(小时)。喷药时间以下午4:00以后为宜。发病前选用70%代森锰锌、75%达克宁600倍液等保护剂10d(天)左右喷1次。1)霜霉病

加之,反季节栽培环境条件难以满足黄瓜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黄瓜长势比较差,抗病性及病虫为害后自然补偿能力低,其为害造成产量损失达25%以上。黄瓜是城乡人民喜食的蔬菜,其种植面积约占日光温室蔬菜面积的50%。为防止病虫害,菜农仍采用化学农药为主的防治手段,一般1公顷使用农药100–150kg,高者达300kg以上,结果在消灭病虫的同时,又使黄瓜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使消费者对食用日光温室栽培的黄瓜产生了恐惧心理,并造成环境污染和生产成本提高。因此,积极推广日光温室病虫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对改变目前黄瓜病虫防治技术现状,确保日光温室黄瓜优质高产,实现绿色食品黄瓜生产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日光温室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及长年种植蔬菜作物,为病虫提供了稳定的栖息场所及充足的食料条件

被害株率100%,叶片被害率30%–40%,严重时达80%以上。该虫来势猛,扩展快,对设施栽培黄瓜具有毁灭性危害,成虫以吸取植株叶片的汁液为害,在叶片上形成近圆形点状凹陷,幼虫潜食叶片上下表皮之间的叶肉,并形成隧道。成虫具有强烈的趋黄性。2.9斑潜蝇。是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危害严重的多食性害虫。3–5月份是日光温室内为害高峰期,即防治关键时期。在陕西省可周年发生,5–10月份主要为害露地蔬菜,10月份至翌年6月份主要为害温室蔬菜,在日光温室黄瓜棚内1a(年)发生8–10代。一般造成产量损失20%–30%,重者达50%以上,甚至绝收

苗期到收获期均能发病,主要侵染生长点附近的嫩茎、叶、幼果及卷须等。茎及果实染病,形成暗绿色水浸状稍凹陷病斑,不久病斑开裂流胶,病斑上均着生茸状霉菌,病菌以菌丝体在土壤中或附着于大棚支架上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或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越冬。通风不良、湿度大时病害发生重,发生高峰期出现在2–4月份。茎的先端发病时,发育停止,呈花打顶状。是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叶片发病,产生近圆形褪绿小斑点,逐渐变成白色圆形病斑,病斑边缘产生裂纹而穿孔。2.3黑星病

5)蔓枯病。也可用上述药剂涂茎防治。发病初期全田用药,可选用75%达克宁WP(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5–7d(天)喷施1次,连续2–3次

黄瓜拉秧后,及时清除棚室内病残株,集中销毁或深埋,减少下茬黄瓜病虫发生基数。3.4.1清洁田园

对黄瓜灰霉病可及时摘除黄瓜的花器,去除灰霉病的最佳侵染部位,对其防治效果达90%以上。自黄瓜生长起及时摘除植株中下部的病叶,一方面增强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另一方面减少传染源,有效降低黄瓜霜霉病的发生。3.3.6摘除病叶、病果及残余的花瓣柱头

2.5菌核病。该病发生期、发生特点及为害部位与灰霉病基本一致,但菌核病发病部位产生的是白色绵状霉层,湿度大时流出透明汁液,且受害部位形成菌核,这是区别于灰霉病的主要特征

因粉锈宁对黄瓜生长点有抑制作用,应慎用。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WP800倍液,40%多硫胶悬剂1000倍液。7)白粉病

3.1.1选用抗病品种。如津春3号、中农1、农大12、农城3号等。因此,应选用适应低温能力强且抗病的优良品种。品种是影响病虫发生的重要条件,而日光温室黄瓜反季节栽培是在棚内温度、湿度及光照等生态因素难以满足植株健康生长发育的条件下,属强制性生长,其抗病性及自然补偿能力显著降低

对不能在陕西自然条件下越冬的斑潜蝇、温室白粉虱等害虫防效更佳。定植前15–20d(天)盖棚膜前,先在通风口及出入口安装50–60目防虫网,然后盖膜,可有效阻止害虫迁入。3.2.1设置防虫网

发病初期选用75%达克宁WP(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WP(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50%扑海因1000倍液喷洒。3)黑星病。重点喷洒中上部茎叶及生长点,7–10d(天)喷1次,连喷3–4d(天)

根据斑潜蝇、温室白粉虱、蚜虫等害虫有趋黄性的习性,在每个标准棚(50mx8m)内悬挂30cmx40cm黄板20–25张,黄板的高度以其下缘略高于黄瓜植株的生长点,每天消除其上诱集的虫尸,并涂上凡士林或黄油,可使虫口降低50%以上。3.3.3黄板诱杀

4)炭疽病。可选用的药剂有50%多菌灵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粉剂4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WP(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小苏打液,7d(天)喷施1次,连喷2–3次

2.4白粉病。该病是喜高温低湿的真菌性病害,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在日光温室瓜类、茄果类蔬菜上越冬,借气流传播,完成再侵染。发病初期,叶片正反面出现近圆形白色星状小粉斑,以叶面居多,后向周围蔓延连接成片,严重时白粉布满整个叶片。发生高峰期在5月份以后。主要侵染叶片、茎和叶柄,一般不为害瓜条。是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种病害,尤其中后期植株生长衰弱时,容易发生流行

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4000–5000kg,磷肥80–100kg,硫酸钾15–20kg,锌肥、硼肥各1kg。重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补施微肥。均衡植株的营养,提高植株免疫力,减轻病害的发生。3.2.3配方施肥

3、综合防治技术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和地面流水传播进行再侵染,高湿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2.6炭疽病。黄瓜生长期都可发生,该病可为害叶片、茎及果实。此外,氮肥过量,通风不良及重茬地发病均重。叶片发病初期产生小型水渍状褪绿病斑,圆型或近圆型后呈红褐色,外围有黄色晕圈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体或遗留在土壤中度过寄主中断期,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主要为害幼瓜,从开花后的雌花花瓣开始发病,接着侵染幼果,使幼果软腐。该病已成为黄瓜生产中防治难度最大的病害。该病是低温高湿性、弱寄生性病害。主要发生于1–3月份,一般被害率5%–20%,高者达30%以上。2.2灰霉病。与开败的花瓣及病果接触的叶片发病,形成灰褐色圆形大病斑,湿度大时受害部位密布灰色至浅褐色粉状霉层

1、黄瓜病虫发生、为害及防治现状

3.2.4地膜覆盖栽培,降温防病。实行双垄栽培,地膜全田覆盖栽培,膜下暗灌,降低棚内空气湿度,能有效减轻黄瓜霜霉病、灰霉病、黑星病等喜湿性病害的发生

中国农业网编辑

可选用药剂有18%阿维菌素2000–3000倍液,25%绿色功夫1000倍液,40%绿菜宝1500倍液,20%灭扫利1500倍液,隔4–5d(天)喷药1次,连喷2–3d(天)。防治时期重点抓一个“早”字,在发生初期用药,喷药时间上抓一个“准”字,在上午11:00前为每天喷雾的最佳时间。8)斑潜蝇

3.4.2高温闷棚。为了提高杀灭效果,可在升温前,每667平方米灌水8–10立方米。在拉秧清园后选择晴天,闭棚升温,使棚温达到55–60℃,持续5–7d(天),可有效杀灭斑潜蝇、白粉虱及其他病原菌

2、主要病虫害的特征识别及发生特点

3.3.7药剂防治

在黄瓜秧苗定植前长时间(每日分两次,每次2–3h(小时),大剂量(30–50mg/kg)施放0,(臭氧),连续2–3d(天)。3.2.2棚室消毒。间隔3–4d(天),再重复1–2次,彻底消毒,不留死角,降低病虫发生基数,可解决硫磺等药物熏蒸对棚内一些设施破坏的难题

根腐病为害黄瓜根部及土表以下的根茎部,被害后起初呈水浸状,病部缢缩不明显,后变为褐色并腐烂,呈糟污状,只留下丝状变褐色的维管束,但不向上发展。而疫病在茎部或在节部,开始水渍状暗绿色,病部软化缢缩,病部以上叶片渐渐萎蔫下垂,最后瓜秧枯死。而枯萎病根部、茎基部维管束变黑褐色,继续向上扩展到地上茎部,甚至叶柄的维管束也变黑褐色。三者的区别是剖开根茎部,导管变黑褐色并继续向上发展是枯萎病,导管变黑褐色但不向上扩展是根腐病,导管不变色是疫病。2.7根腐病、疫病、枯萎病

日光温室黄瓜

闷杀后,缓慢通风,使温度逐渐恢复到正常温度。3.3.4高温闷棚。选晴天早上或前一天灌水,然后关闭所有的通风口,使棚内黄瓜生长点处温度升到44–45℃,持续2h(小时)可使病斑“钙化”,抑制病害的蔓延。此方法是在采用各种措施不能有效控制黄瓜霜霉病等病害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打死救活”的办法,一般情况下不宜采取

3.2定植期

黄瓜种植一般为宽窄行,宽行由于人经常行走,土壤板结,通透性变差,根系生理功能过早衰退,吸水、吸肥能力变差,植株长势弱,易出现结果疲劳,植株生长点因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而消失。3.3.5松土提温。因此,黄瓜定植后,每隔15–20d(天)中耕1次,深度15–20cm,为黄瓜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可有效控制生长点消失等病害的发生。增强土壤的通风性

3.1育苗期

9)温室白粉虱。18%阿维菌素2000–3000倍液,或25%阿克泰3000倍液,或25%扑虱灵WP2000倍液,喷雾时间以上午10:00前喷施为佳,也可于傍晚用,每667平方米使用22%敌敌畏烟雾剂0.5kg,进行闭栅熏蒸

3.3.1张挂反光幕。冬季低温来临前,在日光温室北墙张挂高1.5–2.0m的镀锌反光幕,具有增光提温,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性作用

育苗床选在棚中间部位。3.1.2培育壮苗。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10–20min(分钟),浸种后1–2℃低温处理种子。营养钵育苗,昼高(30℃)夜低(12–14℃)大温差管理。定植前低温(6–7℃)炼苗,增加养分积累,提高抗逆性

大棚内通风不良,结露多且时间长,有利于病菌萌发、侵入及孢子囊的形成,霜霉病发生严重。2.1霜霉病。急剧发生时整片叶变成褐色,叶片边缘卷起,从下部叶片开始枯萎,湿度大时病叶背面产生灰黑色霉层。育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病,只为害叶片,真叶染病最初出现浅黄色小斑点,扩展后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型病斑。该病属真菌性气传病害,潜伏期短,再侵染频繁,流行性极强,如果防治不及时,几天便可造成大片干枯,甚至绝收。叶片上有水滴或水膜是霜霉病发生的决定性因子

2)灰霉病、菌核病。发病初期选用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800倍液,每隔5–7d(天)喷1次,连喷2–3次。若遇阴雨天,不宜喷雾,可选用10%速克灵烟雾剂每100平方米50g,或10%灭克粉每667平方米1kg喷粉。当病害流行时,在全田喷雾的同时,用小喷雾器,使用上述药剂,但浓度提高20%,对准发病的花器官进行二次联防,将可有效控制该病的流行

又名小白蛾,以成若虫群集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受其为害的叶片褪绿变黄,植株生长衰弱,其排出的粪便污染叶片,易引起煤污病,该虫不能在陕西露地越冬,以各种虫态在日光温室内繁殖、为害并度过冬天,1a(年)发生10–12代,4–5月份为发生高峰期,6月份,随外界气温的升高,逐渐向露地迁移。2.10温室白粉虱。10月中旬以后,气温下降,又从露地向日光温室迁移

6)黄瓜根腐病。选用70%敌克松WP(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防霉宝500倍液,每株灌500ml药剂,5d(天)后再灌1次

3.3.2生态调控。据近几年研究及实践,对黄瓜实行四段变温(湿)管理,即上半天棚室温度25–30℃,空气相对湿度30%–70%,下半天温度25–30℃,湿度65%–90%,前半夜温度20–15℃,湿度90%–95%,后半夜温度15–10℃,湿度95%–100%,可有效控制黄瓜霜霉病、灰霉病及菌核病发生,能达到不用药防治的程度。利用温室环境条件的可控性,通过排湿换气等措施,最大限度的缩短适宜病虫发生的温湿度组合时间,达到促进蔬菜生长,控制病害发生的目的

利用黑籽南瓜等抗性砧木嫁接黄瓜,可有效解决重茬种植枯萎病发生严重的难题,克服各种盐分对植株形成的生理障碍,减轻黄瓜生长点消失症的发生,延长采收期15–20d(天),增产10%–20%。3.1.3嫁接栽培

一般日光温室黄瓜都有发生,发生株率一般为50%–80%,高者达100%,是日光温室黄瓜中发生面积最大、为害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一种生理性病害。缺硼、钙时,也可引起生长点消失。其发生主要原因是土壤温度过低,根系正常生理活动受到抑制,或是日光温室保温设施差,前半夜温度过早低于15℃,叶片制造的养分,运输不到生长点,或“结果疲劳”,导致生长点“饥饿”而萎缩。黄瓜生长点逐渐变小,最终消失,即无头现象。2.8生长点消失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2/34354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