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少数保留,多为疏间距旋纹,绝无明清时的密旋纹。旋纹方向为左旋。七、旋纹:修坯时大多已经修去,不见旋纹。起刀点如逗号,干脆利落,或带起一个小乳丁
小圈足的盘和大碗为平切足。中小瓶类多为双面斜削(即“两面坡”),个别为单面斜削(即外墙向里斜削,内墙为直墙)。罐均为双面斜削,但坡面很小。四、足端之形态:大瓶为扁平式泥鳅背(一般认为“泥鳅背”始于清代,这种见解看来不对了)
罐类也是大圈足。一、元青花圈足之大小:大盘类为大圈足。小盘和大碗为小圈足。瓶类适中,与瓶身成适当比例。按器型排列圈足之大小依次为:大盘、大罐、瓶、小盘和大碗。前者圈足大于后者
多为浓重的橘红色,不见后世才有的“枇杷黄”。八、窑红:大多不见窑红,但也有少数有之
九、砂底和釉底:绝大部分元青花瓷器为砂底,即底部露胎不上釉,但也有釉底的,如河北省博物馆藏元代青花狮子戏球纹八棱玉壶春瓶即是釉底
再其次为底部清理比较彻底者。五、胎色:陶瓷由于土沁的程度、清洗的程度及火石红的程度不同,胎色的“能见度”也有异。显然,不应该把土色、火石红呈色、铁锈斑、霉斑及其它附着物的颜色视为“胎色”。有的瓷器露胎部分全部被窑红(火石红)覆盖,有的土沁满布而未经清理(或只略为清洗,土色仍在),这种情况下辨认“胎色”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无从辨认。辨认胎色最理想的状态是从器物的破缺处(哪怕很小的磕点)观察。元青花的胎色有这样四种:莹白色(最好的一种胎色,有润泽感);灰白色(最普遍的一种。说它灰白,此指白中略带一点灰色调,不同于宋瓷的“灰白胎”);米白色(往往带有不明显的浅紫斑点);姜黄色(胎质细而稍松)。其次为既无窑红又无土沁,呈“本来面目”者,这种状态的元青花不多。所谓胎色,应该指瓷器胎体的本色。国外收藏的元青花一般清理的较彻底,有时火石红也被磨去一些而见真正胎色(这种做法须有分寸);国内收藏者许多基本不做任何清理,如高安藏品,许多根本无从观察胎色
小盘反而有深圈足者。二、挖足之深浅:大瓶及玉壶春瓶为深圈足。大盘也是浅圈足。中小瓶类为浅圈足。罐类都是浅圈足
还有一点对鉴别收藏很有参考意义,即大的锈斑常呈现银面,有云母般的光泽。说明元青花瓷的胎土含杂质(主要是铁分子物质)还比较多,但如果使用含铁分较高的垫具,也有可能在底足出现铁锈斑点。区别主要是观察锈斑是从胎体析出还是由外部粘连所致。部分为青白瓷和卵白瓷瓷胎。如是后者,铁锈斑点一般都分布在足端(即与垫圈、垫饼的接触面),外底中心地带少有;如是前者,则分布比较没有规律,外底中心地带常可见之。锈斑坚硬,不易去除,锈色极深,呈黑褐色。也有一些瓷胎不够致密,比较松软,可能与烧成温度有关。六、胎质:大多已使用二元配方(瓷石+高岭土),已呈近代瓷特征。不少瓷胎表面有铁锈斑点。但也有基本不见锈斑者。胎质坚致细腻,气孔率极低,基本不吸水,叩之声音浑厚响亮
三、足墙之宽窄:大瓶为窄墙。罐类多为宽矮足墙。中小瓶类为宽足墙。盘类为窄墙
再观察釉斑呈圆形的很少,许多都是呈不规则长条状的,又可证实我的推测。现代一些元青花仿品,也效仿釉斑,但因为作伪者不明元代人在器底加釉斑的用意,或者任意挥洒,在不可能产生坼裂的部位也乱点一通,毫无道理可言。十、釉斑:有一部分砂底元青花瓷器底部有釉斑。为什么会特地加上这些并不美观的釉斑呢?经观察,发现这些釉斑的分布有一定规律:即经常分布在圈足内墙根和外底边沿的交接处,外底中心区域。或者分布整齐、具装饰意味,不知古人是在需要的地方(也就是有坼裂的地方)才加釉斑的,并没有装饰意图,哪有这样整齐的分布?。另外这些釉斑都很厚,也能说明此道理。这不就是经常会出现裂缝的地方吗?由于胎泥的问题(如熟化程度不够)、成型的问题(如拉坯不匀)、瓷坯干燥环境问题(查有关资料,元代尚没有“晾晒池”这种玩意),所以生坯在干燥过程中的坼裂现象当比较常见,这些釉斑即是用来填补瓷坯缝隙的。釉斑或多或少,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一般呈青白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