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培技术 / 小麦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

1、特点

小麦全蚀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cm以下。病株较健株稍矮,分蘖减少,基部叶片发黄,返青迟缓,到抽穗期,重病株的初生根和次生根全部变黑,很易拔出,1~2节叶鞘内侧和病茎表面布满黑色菌丝层

发病地块轻者减产1~2成,重者减产5成以上,乃至绝收,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一旦发生漫延,速度很快,一块地从零星发生到成片死亡,只需三年左右时间,危害严重。小麦全蚀病在我国局部地区发生为害,近年在河南省一些地区有蔓延趋势

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667平方米用药量150~200g)或20%粉锈宁乳油(667平方米用药量100~150g)对水50~60ks喷洒,防效可达60%。另外戊唑醇、羟锈宁、丙环哩和菌霉净等也用于防治小麦全蚀病。种子处理可用20%粉锈宁乳剂75ml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1009对水2~3kg,喷拌麦种50ks,或用12.5%烯哩醇可湿性粉,按种子量0.02%拌种,可控制全蚀病危害

(2)增施有机肥和磷肥,麦收后耕图灭茬、晒土、蓄水等;冬麦返青拔节时期适时中耕,促进根系发育;加强水肥管理,灌浆期及时灌水降温,减轻干热风为害;不用病残物积肥,施用净肥等均可减轻为害或减少损失

小麦整个生育期都可以被全蚀病菌侵染,但以茵期侵染为主。冬小麦播种越早侵染时期越早,发病越重。混有病残体的土类和种子也能传播。小麦全蚀病菌是土壤寄居菌,以潜伏菌丝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腐生或休眠,是主要的初侵染菌源。相反,连作地发病就较重。全蚀病以初侵染为主,再侵染很少。轮作地块,病菌随寄主的消失,病残体的分解而死亡,发病较轻。土温在12~18t有利于侵染

2、防治

(1)合理轮作,零星病区和小麦面积较小的地区应调整作物布局,搞好短期轮作,坚持1~2年换种一次非寄主作物,如:水稻、棉花、烟草、薯类、甜菜、蚕豆、豌豆等。对即将衰退麦田和衰退麦田,要保持小麦连作或小麦玉米复种,促进全蚀病自然衰退

(3)药剂防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2/12/34939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