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Aphisnerii
【形态特征】
【危害征状】以成蚜、若蚜密集于夹竹桃、黄花夹竹桃的嫩梢、嫩枝吸食汁液,严重影响新梢生长,造成叶片发黑、僵化,花蕾和花发育不仝,开放失常,还带诱发煤污病
触角深色,有粗瓦纹;喙达中足基部。(1)无翅孤雌蚜:体卵圆形,长2.3毫米,黄色或金黄色,如香蕉皮。体表有网纹,中额瘤隆起,顶端平,额瘤隆起高于中额瘤。腹管长筒形,有瓦纹,长为尾片的2倍;尾片舌状,中部缢缩,有长曲毛11~14根
【发生规律】夹竹桃蚜一年发生20多代,以成蚜、若蚜在夹竹桃顶梢芽腋及缝隙处越冬。夹竹桃蚜虫从5月开始常群集新梢.不仅排列较齐,而且“行动一致”,即在密布蚜虫的枝梢上稍有振动,其腹部就左右摇摆2~3次,很整齐,几乎无先后,这在蚜虫中较少见。4月底5月初开始活动危害;5~6月虫口数量最多,繁殖最快,同时出现无翅孤雌蚜、若蚜和有翅孤雌蚜;有翅孤雌蚜可转移扩散到附近植株上,繁殖危害;7~8月因温度过高和各种天敌的制约,虫口密度明显下降,至9~10月,气温开始下降,天敌减少,虫口再次同升;11月中、下旬逐渐减少,分散隐匿,开始越冬
(2)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例如横斑瓢虫、异色瓢虫、龟纹瓢虫、丽草蛉、大草蛉等
【别名】木棉蚜虫
【分布】汀苏、浙江、上海、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
(1)药剂防治:在春、秋两季,可喷施10%蚜虱净超微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或喷20%氰戊菊酯乳油4000~5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
【目科】同翅目,蚜科
【防治方法】
喙达后足基部;翅脉粗黑,正常;腹管长筒形,尾片舌形,有长曲毛13~19根。触角为体长的四分之三,第三节有大圆形次生感觉圈5~11个,分布在端部四分之三处或全节。(2)有翅孤雌蚜:体长卵形,长2.1毫米,宽1.0毫米;头、胸黑色,腹部较淡,有斑纹
【危害对象】夹竹桃、黄花夹竹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