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后方的昆明,吴征镒用了10年左右时间,默默无闻地抄录、整理了秦仁昌先生等从国外带回的中国植物模式标本照片,并将文献以及这些植物的世界分布和用途记录在3万多张卡片上,为后来《中国植物志》的编写提供了基础性的依据。滇西和瑞丽两次考察,使这位年轻的植物学家在学识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也使他向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弄清楚云南植物分类,从而弄清楚全国植物种类。加上从大西北沿长江西上华中和湘、黔、滇一路的感受,他又进一步准备弄清植物的时空发展规律问题。分页:[1][2][3]。由此吴征镒坚定了立足云南、放眼中国甚至世界植物的宏图大愿
科学迷宫探幽径,冰峰雪岭论短长。”吴征镒正是用其毕生,执著抒写绿色王国的史诗。在他眼里,植物王国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美的最高境界。他的一位作家朋友曾把他的学术著作称为“植物诗”,更有位小编赋诗赞道:“寒老枝头出嫩黄,蹒跚步履遍青康
吴征镒在标本室鉴定植物
1938年,吴征镒在昆明认识了蔡希陶,当时蔡希陶在黑龙潭参与创办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在那里他也认识了许多老一辈植物学工作者。初次看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植物和植被,加之与诸位师友的切磋琢磨,植物地理分布的规律性在吴征镒脑海中变得清晰起来。此间,吴征镒正在吴韫珍和李继侗带领下,与多位学友到大理点苍山、宾川鸡足山、滇西南等地考察
小时候,他常常一个人在家里的大花园玩耍,当时便被园中各种各样他尚不知名的花草树木深深地吸引。1916年,吴征镒出生于扬州一个书香门第。进花园门右拐,就是一片孟宗竹林,每到春天雨后,他就在竹林里看春笋,从刚露尖头到拔节放箨簌簌有声,也就半天工夫,已经长得和他一样高了,这让他感到惊奇得很
在这个充满墨香和幽兰芬芳的温馨小屋中,吴征镒谈到植物时显得精神矍铄,他的心早已融入植物世界的绿色
云南,立体地形,立体气候,热带、亚热带和高山寒带植物种类丰富多彩,迄今共发现高等植物1.6万多种。由于植被的水平地带性分布和垂直地带性分布的规律,使云南从南到北、从低到高,依次分布着热带雨林、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亚高山寒温带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沼泽和高原湖泊水生植被、干热和干暖河谷灌丛以及稀树干草原等的植被类型,囊括了全国多种重要的植被类型。在植物地理分布上,云南处于东亚植物区系与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交接区,又为泛北植物区系与古热带植物区系的交错地带,是世界罕见的多种植物区系的荟萃之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绿色之缘
从此他与植物结下不解之缘。孩提的十几年间,吴征镒用清代吴其浚写的《植物名实图考》和日本的一些普及植物知识的图鉴,采取“看图识物”的办法,采集了100多份标本,对物识名,开始认识植物
生物老师讲第一堂课时,拿着一种紫红色的小花,教他们认知其茎、花瓣和花蕊等等,于是他对植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兴趣。初中时,吴征镒最喜欢的是自然课程
近日,溢满温暖阳光的昆明,91岁高龄的吴征镒院士在家中接受了小编的采访。这位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著名的植物分类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资源研究的权威学者,在从事植物学研究的70年生涯中,为现代植物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植物学走向世界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我国的植物分类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和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等作出了基础性、前瞻性、开拓性和战略性的杰出贡献
云南素来享有“植物王国”、“绿色皇冠”的美誉,而云南在生物界的声名鹊起是与吴征镒等老一辈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分不开的。吴征镒被红土高原的山山水水、丰富的植物种类和复杂多样的植被景观所吸引。“七七事变”后,几经周折,他随清华、北大和南开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徒步从长沙迁到昆明。1937年,吴征镒毕业并留任清华大学生物系助教
吴征镒的小学是在家塾里读的,四书五经均已熟读。记性很好的他在书里大开眼界,觉得书里的世界比外面的世界更远、更好
1933年,17岁的吴征镒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在吴韫珍、李继侗等名家的熏陶下,他学习先进的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和植物生态学知识,同时进行野外的植物采集调查,学业上日渐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