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标准也越益趋严。其结果必然导致国兰审美品味的提高与多样化,产生园艺品种的多姿多彩。导致(1)审美标准由宽趋严,如江浙瓣型标准起源于清初,300余年来随着新品的不断涌现,品种间的比较越来越充分。江泽蕙主编的《中国兰花奇花艺研究及奇花名品鉴赏》将国兰荷、梅、水仙瓣型、蝶花、素心、色花、复色花及奇花等等国兰园艺品种中,花形变异的绝大多数类型,归纳为“奇花艺”,十分正确地将多数国兰花形标准定位于“奇”,奇者与众不同,充分反映了对比审美在国兰花艺上的主要表现为比常求异。(2)所追求的变异类型呈现一定阶段性发展。回顾自清以来的国兰发展史,最初崇尚江浙瓣型、闽广素心,近代补充了蝶瓣,辅以双舌、多瓣奇花。国兰审美史的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常常惊人地重现于艺兰考个体的审美发展过程,往往由低到高,逐步升级提高。对比审美思维在兰花科/属/种及园艺品种各个层次之间都普遍存在,其中以种和园艺品种之间的对比,尤其品种兰与普通兰的比较、同类变异品种之间的比较最有意义,从而促成了品种兰性状选育和由低到高的品种发展过程。1.对比审美事物美丑的判断是通过对比产生的,而较少接触的事物比常见的事物更容易产生感官和心理上的吸引力,故久遇不惊,物稀为贵。20世纪30年代以来受日本影响,台湾发展墨兰四季兰等艺、色、矮奇品种成绩斐然,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大陆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全方位推出了一批批新品种,各种兰展,尽显国兰风采,并且在水晶艺上独树一帜,近年已不满足单纯的瓣型、素、色、艺、哀、矮等,而以寻求多艺品种为新的发展方向。这是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导致丰富多彩的生活期求的反映,更是人类永不知满足,追求无限丰富和发展的精神之体现。国兰之所以有瓣形、素、色、奇、艺、矮等花、叶标准,以及要求正格花的导瓣宽大前抱、等尖紧边、中宫圆整、两肩平神等,是由于这些变型不同于常花的格式,而且较难求索
国兰审美观念的辩证运动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人类审美观念如同一切主观观念一样,既是对客观的反映,又是思维上对立统一运动的产物,对此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曾有精辟的阐述
国兰花叶各种性状的变异如比常花更劣、虽也可能属于稀少的变异,但不符合人类审美的其他原理,则不可取,人们对比审美的过程总是受其他审美原理的相互作用,从而防止标新立异的极端化发展。与目标相符的国兰性状如不仅异于普通常花,还超越绝大多数变异水平的特级变异,如春兰花径达9-10cm或以上,萼宽2cm左右或以上,萼瓣特厚、花色特谈净、特艳丽、花容特神等等,当属极品的性状要素。以上人们对国兰性状,从对比中产生和提升的美感,以及不断丰富选育目标的心理追求,是国兰审美思维也是其他花卉审美思维共同的基本规律。这些要素通常不是单一取舍,而是数个优良性状的综合。根据这个规律以国兰原生种为地生小花种,花器结构简单,分工发达、色泽不华、花窖平凡、自备幽香、绿叶被长,以此作为基本对比因素,可确定国兰能产生美感的选育目标,可以包括花大、瓣复、形异、色异(艳或淡),花容精神、花香持久、浓淳宜人、花期长、叶色华丽、叶形、株形奇特等,由于普通国兰的生态条件较为严格,出于人类栽培普及的目的,长势强健,抗性强(耐热或而耐寒、或耐较低空气湿度等)不易染病、易花、花量大等也应是国兰重要的选育目标
此外花与叶的相对比例也是影响美感的一个因素,花小叶高大,使人感到花的无足轻重,反之花大叶小则突显了花的份量。国兰的花色多为绿和黄绿色,与叶色相近,不论花形何种,浅于和艳于常花之色的花色都明显拉开了与叶色的反差,因而欣赏价值更高,同样蝶花品种唇瓣化与非唇瓣化的部分反差越强烈,观感也越美。常异反差的强度有时决定了品位的高低,如“千梅万世选,一荷无处求”,梅、荷瓣型比较水仙瓣型,与常花的品相差异更大,而更难寻觅,因此,一般而言,梅瓣、荷瓣品种的审美地位高于水仙瓣。同为水仙瓣春兰,西神之梅形水仙,远异于其他水仙瓣,因此被视为春兰水仙瓣类无上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