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冬天,较高的相对湿度和叶面湿度可能导致灰霉菌的产生
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施硼肥1至2次,特别是在高温穴29℃雪条件下。施用硼砂的浓度为40ppm,施用前应先用热水溶解。缺硼会导致新叶变厚,皱缩成杯状,但叶色仍为绿色,同时生长点坏死并在分生组织下形成许多小分枝。(4)防止植株缺硼
温度以15℃至18℃为宜,高于18℃将抑制种子的萌芽。基质中保持较低的可溶性盐含量,pH值控制在5.2至6.2之间。播种后需覆盖粗蛭石,有利于保持介质湿润,同时要将种子适当遮阴,避免阳光直射
第二阶段:子叶生长至第一对真叶出现
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下红色系、紫色系、蓝色系的三色堇在色泽上都会产生一些变化,而黄色系则相对稳定,较少发生变化。一月份植株开始在8℃至10℃的温度条件下生长。温度高于15℃会引起徒长。例如:日温高于25℃时,红色花最容易变浅;在温度过低时紫色系、蓝色系的品种颜色会变深。冬季在无霜的条件下,将温度保持在2℃至5℃。若放在室外时需要有覆盖物。2.温度生长适温为10℃至15℃
(5)通过调节湿度、pH值及施用杀真菌剂,可控制根腐病的发生
4.水肥管理栽培过程中应遵循“宁干勿湿”的原则,过湿容易造成茎部腐烂,多病害,但过干也易造成植株萎蔫。高温季节为了防止出现缺硼症状,应施用硼砂。冬季肥水过多,特别是尿素过多时,易引起僵苗。种植者可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交替施用20-8-20和14-0-14的肥料。三色堇需肥量不高,根系对基质中的高浓度可溶性盐敏感
此时应避免重复使用穴盘及把植株放置在受污染的土壤中,这样病害会加快传播。5.病虫害基质过湿且pH值高于6.2易导致根串珠霉菌的产生,这种病害会使三色堇根系发黑,根毛受损,且叶片出现黄色。可用土菌灵+甲基托布津灌根
此阶段大概需要7天时间。炼苗后应及时上盆。第四阶段:炼苗阶段根系已形成,温度、湿度及施肥浓度大致与第三阶段相同
第三阶段:真叶生长及发育阶段
第一阶段:胚根萌发至子叶出现
(1)避免将植物的根系植入土中太深
不能使可溶性盐含量增加,EC值保持在0.5左右。温度仍保持在15℃至18℃,土壤湿度要相对降低,但穴盘不能太干燥。可施可溶性氮肥,浓度以50ppm为适。第一、二阶段大概需14至21天
应适当控制水分,两次浇水间让基质有个干透的过程,形成干湿循环,但要以植株的叶片不出现萎蔫现象为基准。将温度维持在12℃至16℃,施14-0-14或12-2-14的肥料,浓度增加到100ppm,约每周一次
若缺硼,则生长点仍是绿色。室外栽培三色堇,要防止雨水过多,否则腐霉菌、丝核菌引起的病害会周期性发作。应注意用药剂灌根。高温易引起生长点发黄,而非缺硼
二、栽培管理
花盆直径以10至13厘米为宜。移植可选择傍晚或阴天,以提高成活率。栽培基质需透水性好,pH值为5.5至6.2。1.移植上盆当幼苗长出3至4片真叶时可移植上盆,此时幼苗根系发达,生长旺盛
6.注意事项
如果三色堇叶部有灰色、黑色、蓝色、粟红色的斑点病,则表明植株缺肥或生长条件不适(如高湿)。定期施肥可保持植株健壮,减少病害发生几率。应在天黑前使叶片干燥,可最大限度降低叶部病害
一、穴盘育苗
虫害有夜蛾和蚜虫等
光照不足,将导致植株细弱且易徒长,而适当补充光照则会相对缩短栽培时间。在7至9月要进行遮阴,避免强日照直射。植株在生长期和开花期需要有充足的光照,利于植株的分枝和生长。3.光照三色堇为中日照植物
(2)三色堇是很好的土壤高pH值指示品种,当pH值超过6.5将会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