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玉雕价值的最终体现时,钱振锋认为,玉雕的真正价值主要有原料价值、工艺价值和艺术价值三个方面组成
人的终极追求是给社会留下一些值得记忆的东西。他是这样对待财富和艺术的关系:财富最终还是回归社会,追求艺术才是真谛。从事大半辈子玉雕的宋世义,对艺术的追求已经达到超然的境界
“造型能力是玉雕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对事物形象形体的认识与表达,才能应物象形。造型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雕从业者一定要提高绘画能力,尤其是素描。比如说很多传统的玉雕作品蕴含了一些历史典故,如果你不了解故事的背景和深刻含义,雕刻出的玉石作品就缺乏意境,“形似而神不似”。吴元全认为,雕从业者尤其是年轻的玉雕人,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努力学习造型能力;二是提高专业文化知识水平;三是不断加强艺术修养。”吴元全说,文化知识对玉雕从业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缺乏文化知识,玉雕作品就会缺乏内涵,很浮浅。因此年轻的玉雕从业者一定在文化知识上多下功夫,多读、多背一些文学作品,领会其作品中隐含的深刻意义,这样在雕刻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作品才能形神兼备
作为“海派”雕的代表,钱振锋从5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对玉雕创作的感悟,即创新、突破、博采众长、虚心好学和兴趣广泛。这对自己玉雕创作是一个很大的提高。善于与同行沟通,尤其是与大师沟通,不断研究一些优秀的作品,领悟透彻作品的真谛和内涵,把一些创作精髓逐步运用到自己的创作理念当中。“玉雕从业者要想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一定要在创新上做文章,不断寻求突破,因循守旧,一味模仿是创作不出优秀的作品的,只会步别人的后尘,永远超越不了别人。”钱振锋说,作为一名玉雕人要虚心好学,博采众长
对此,宋世义大师深有感触,他认为,现在很多年轻的玉雕师傅,他们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对他们来说市场需求特别重要,只有把作品卖出去,才能实现作品价值,才能够解决生存问题。由于人们追求经济效益,很多玉雕从业者对作品的艺术价值大打折扣,只要迎合市场就是好作品。“现在很多玉雕师用心浮躁,使得作品颓废,没有灵魂,缺乏艺术性和思想性,这是十分可怕的现象。在市场经济社会,艺术和市场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正确处理二者之间关系,才能实现玉雕行业的繁荣发展。”宋世义告诫年轻玉雕从业者,一定要静下心来做玉雕,把艺术作为追求的目标,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玉雕作品,玉雕产业才有更加美好的明天。但是,宋大师特别强调,要想成为一位知名的玉雕大师,一定不要被市场所左右,不为尘世所扰,把艺术当成终生追求,潜心治玉,方能成大器
同时,宋世义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做玉雕的体会。他认为,戏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值得大力弘扬。看书、看戏和琢玉是他一生的三大爱好。他自幼学京剧,尤其喜欢“梅派”,擅长“梅派”青衣。在平时的玉雕创作当中,无聊和烦恼的时候,他总是情不自禁的哼上几句京剧,这样既能消除烦恼,有益身心健康,同时对艺术的灵感发挥也很有启发。对玉雕的爱好不用多讲,除此之外,他对京剧情有独钟,是京剧票友
“玉雕作品一定要有思想性,还要有艺术性,能够达到震撼人的心灵。”钱振锋说。让别人看到作品就知道是你做的,你就成功了。同时玉雕作品要突出个人的风格,创作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作品
就目前玉雕产业现状,宋世义用三“化”做了描述,艺术多元化,材质多样化和题材广泛化
吴元全:玉雕从业者应加强艺术修养
宋世义:要正确把握艺术和市场的关系
在前不久举办的四会柑桔玉器节期间,由全国工商联金银珠宝业商会玉石专业委员会和四会市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主办的“传承和创新中华玉雕艺术沙龙”,为“玉器之乡”的玉雕从业人员和玉石爱好者献上一道丰盛大餐,也成为本届柑橘玉器节的一大亮点。本次活动由全国工商联金银珠宝业商会玉石专业委员会主任董振信主持,知名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玉石雕刻大师宋世义、吴元全和钱振锋等在沙龙活动中谈了各自对玉雕的认识以及玉雕产业的现状和建议
钱振锋:创作具有个人风格的特色作品
他还真诚的告诫年轻玉雕从业者“活到老,学到老。”。吴元全认为,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去探索,不断挖掘新的内容,这样才能开阔思路,提高自己的鉴赏力和创造力。”最后他送在座的玉雕人士四个字共勉:“勤(奋)、恒(心)、(灵)活、实(实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