镞
胄
有叶槽菱形长骹青铜矛、短胶长叶形青铜矛、四棱锥形青铜矛等。青铜矛是商代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兵器,大洋洲的情况也是如此,数量最多,这充分说明矛的重要地位。尽管大洋洲部分青铜矛与北方地区相同,但大多数具有自己的特点。这既是继承了本地区传统兵器的形制,又为了适合南方地区山岭连绵、江河密布的特殊地理条件创造出的新式的青铜矛,出收自如,可以充分发挥刺杀的威力。大洋洲青铜矛(矛头)样式多变,看起来极具个性
钺最初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石斧,晚期演变为石钺、玉钺,商周有了青铜钺。商代大型青铜钺通长约在30厘米以上,现存者屈指可数。新干大洋洲一次出土大小青铜钺6件,大型者有2件。商代流行大型的方内青铜钺,它已不适用实战,主要作为仪仗之器,为军事统帅的象征物,带有王权意义,主征伐和刑斩
戈因横刃有锋,垂直装柄,故其可用内刃钩割,可用外刃推杵,可用前锋啄击,有较强的搏杀效果。“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名句,使得先秦青铜兵器“吴钩”的美名传诵千古、家喻户晓。青铜戈依其安柄的形式,可分为直内戈、曲内戈和銎内戈。大洋洲出土青铜戈28件,只有前两类,没有銎内戈。实际上,横刃长柄的青铜戈最早见于二里头文化时期,一直沿用到战国、秦,先秦时期戈列为五种车战兵器之首。有虎首曲内青铜戈、鱼首曲内青铜戈、双首纹直内青铜戈等
青铜镞在二里头文化时期即已出现,属最早出现的青铜兵器之一。其形制较多,主要有双翼、三翼与三棱三类,随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实际上青铜镞是安装在箭杆前端的锋刃部分,用弓弦弹发可射向远处。大洋洲出土的镞可分为长脊宽翼镞、长脊窄翼镞、长脊短翼镞和无翼镞,出土的时候每堆都整齐地重叠在一起,前锋均朝同一方向。汉代贾谊在《过秦论》中曾说“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戈
钺
最原始的胄是用藤和皮制成的,商代才开始有了青铜胄。不过大洋洲出土者则表面光滑,完整如新。这些商代的青铜胄大都锈蚀严重,不甚完整。胄的设计既要考虑防护功用,特别是战斗中兵器的种类和杀伤的方式,也要兼顾外表美观和适宜戴之。商代青铜胄主要集中出土于商朝的都城殷墟(今河南安阳),1935年河南安阳侯家庄1004号大墓一次出土140多顶青铜胄,其他地方较少发现。胄是在作战时防护头颈部的帽子,战国以后称兜鍪,宋代名头鍪,宋以后则称盔。其中的兽面纹青铜胄威武英俊,轻便舒适,是存世最漂亮的青铜胄,乃兵器珍品
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