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防治腐烂病的药剂有福美胂、腐必清、腐烂敌、菌毒清、腐殖酸砷、腐殖酸铜、平腐灵、灭平腐、四美素,过氧乙酸、强酸、强碱等
腐烂病菌是一种弱性寄生真菌,这种菌的致病特点是树体的持水量少时,致病性强,而其它致病菌多是指物体体含水量越大,空气湿度越大致病性越强
讨论电话:0432-2590789刘志东。产品为水剂,中性。使用方便,无毒无害
从生产上看,早春从树体水分流动到展叶期间,秋季从树体开始转入休眠时,为病斑出现旺盛期。病菌侵入植物体后,分泌有毒物质,杀死细胞,接着菌丝体不断地向纵深扩展,使皮层组织呈腐烂状。如果植物体缺钙,就会影响细胞壁的建造,如果细胞壁疏松,便会导致细胞自身与细胞之间构架势能减弱。而带菌率随树龄的增高而增加。水分不足,就会影响养分的传送与细胞质、细胞器等对养分的吸收与转化。该病菌可浸染苹果、梨、桃、樱桃、梅、柳、杨等多种落叶果树与阔叶树种。如果整体细胞活力较强时,不会发病。经调查,苹果枝条带菌情况几乎是百分之百。生长正常的枝条,一般不发病。以后致病与否,主要取决于寄主的抗病性。当树体或局部组织衰弱时,腐烂病菌便会由潜育状态转为治病状态。何谓寄主的抗病性,那就是寄主的细胞活化程度,何谓细胞的活化程度,那就是细胞壁、细胞质、细胞器、细胞膜建制良好,并有必要的连续养分与水分供给。随着树体进入旺盛生长期,抗病力逐渐增强,发病转入低潮。病菌侵入树体后,通常不立即致病,而是潜育着
果实上病斑症状为暗红色的圆形或不规则形,有轮纹,边缘清晰。病皮极易剥离,烂皮层红褐色,湿腐状时有酒糟味。腐烂病主要危害结果树的枝干。受害较重时皮层腐烂坏死,用手指按下即下陷。发病初期从外表不易识别,如果掀开枝干的表皮,可见到暗褐色致红褐色湿润的小斑或黄褐色的干斑,有时,内部病变面积已较大了,而从外部仍不好识别。除侵染枝干外,有时也侵染果实。发病部位腐烂软化,略带酒糟味,病果表皮易剥离。果树腐烂病又称烂皮病、臭皮病等,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幼树和苗木也可被害,但发病较少。发病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变黑褐色下陷,并在上产生黑褐色小点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成为再发病的传染源
我们认为,杀死腐烂病菌极为容易,而提高细胞的活化能力至关重要,也是治愈此病的关键所在。以往,较注重的是杀菌,药剂的主要成分多为福美神,虽然加有腐殖酸等营养成分,然,通过伤口增加营养物质并不能提高细胞的活化能力。过氧化氢等强氧化剂虽然可将表面细菌杀死,直观效果明显,起沫发泡的,其不足为无内吸性,持效期太短,约2小时左右,由于强氧化剂对细胞及细胞器损伤较重,结果不理想,强酸、强碱也不理想。因为在杀死病菌的同时对寄主的损伤也较大
后来,从几种植物上找到了即能杀菌又能活化植物细胞的物质,通过一次用药,即可治愈腐烂病。我们对防治腐烂病的研究从1992年开始的,在2004年取得进展,起初我们找到了理想配方,因成本太高放弃了。一般1-2年不复发
连年结果,要消耗大量的养分,如果养分供给不足,必然招致腐烂病的发生。经实际调查,枝条含水量80-100%时病斑扩展缓慢,枝条含水量67%时病斑扩展迅速。冬季修剪时,修剪过重,伤口过多,又未及时消毒保护等,有利于病害发生。冻害、冰雹都会使树体受伤害而加重腐烂病的发生。通常果树进入结果期后,腐烂病开始发生,随着树龄的增加和产量的不断提高,腐烂病会逐年增多,在正常管理情况下,树体负载量是左右发病的一个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