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及时消毒和更换床土,并且有计划地进行轮作,同时,采用嫁接栽培方式加以防范。一旦发现病株,应立即剔除井烧毁。发生条件与对策:该病害多发于连作田和地下水位高、湿度大的冲积土田
病原病毒(病原菌学名):Pseudomonassolanacearum(Smith1896)Smith1914
病原病毒的性质:
土壤水分对其在土壤中的生存影响极大。长期生存形成侵染源。青枯病菌在10—41℃下生存,在35—37℃生育最为旺盛。在湿度大的冲积土中,可以生存长达2~3年,而在干燥的土壤中,只能生存几天。青枯病菌,可以同病株残体一同进入土壤。生存在土壤中的青枯病菌,主要是由作业过程中造成的伤口或者是由根瘤线虫、蓝光丽金龟幼虫等根部害虫造成的伤口侵染植株,在茎的导管部位和根部发病。有时也会由无伤口细根侵入植株内发病。一般从气温达到20℃时开始发病,地温超过20℃时十分严重。青枯病菌,在土壤中并非以休眠状态生存,而是在上述发病植株或某种杂草的根际进行繁殖
植株的细根首先褐变,不久开始腐烂并消失。切开接近地面部位的病茎,可以发现维管束微有褐变,并从该部位分泌出白色混浊污汁。危害与诊断:最初,地上部分未见任何异常现象的植株,白天突然失去生机,整个地上部均枯萎。阴天和早晚有所恢复,如同健株,然而,不久之后便枯萎,呈青枯症状,这一过程进展十分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