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愈后,原来腐烂的表皮干裂。初期在嫩梢基部产生淡褐色圆形、近圆形不规则小斑,后逐渐扩大成中部下凹的大病斑,在下凹初期呈深褐色水渍状腐烂。1.溃疡型:主要危害雪松的嫩梢
3.小枝枝枯型主要发生二年生小枝上。初期在枯梢和小枝交界处形成一圈赤褐色凹陷,后逐渐形成明显的病斑,病斑不开裂,有少量的树脂溢出,皮层和木质部表层呈深褐色。病斑扩展至小枝一周后,小枝上部枯死。病斑主要从病死的嫩梢扩展而来
病情发展迅速,从症状出现到嫩梢枯死,只需4至5天。2.嫩梢枯梢型:主要发生在嫩梢上,初期症状同溃疡型,但当病部出现水渍状腐烂后难以形成愈合组织,当病部达到嫩梢周长的2/3以上时,嫩梢即自病部向下弯曲、萎蔫、枯死。雨天病部会长出一层灰霉
病原及发病规律
春季到初夏,雪松植株组织幼嫩,如果低温多雨天气多,很容易发病,但在气候干燥少雨的地区则发病轻微;秋季温度也适合病原菌生长,但雪松嫩梢已经木质化,不利于病菌侵入,一般发病轻微,但在秋季多雨的地区,也常有发病。该病的发生与流行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由于病害的潜育期短,孢子形成快,因此遇上适合病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很容易造成病害流行。高温不利于发病,高湿有利于发病,病原菌腐生能力强。病菌在20-22℃时孢子萌发率最高,高温不利于该病菌的生长发育,35℃时孢子的萌发率降低为0。该病在浙江于4月上旬开始危害,5月上旬至中旬达到高峰期,以后逐渐减少,到6月上旬停止发病,秋季也不再发病
灰霉病主要危害雪松的当年生嫩梢及两年生小枝。严格地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雪松灰霉病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