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寻到宝的人说潘家园是一座古代艺术品的富矿;而在此兵败的主则把潘家园比作一口赝品的陷阱,使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对于很多对古玩感兴趣的人来说,提起北京的潘家园旧货市场,肯定感触颇多
一位摊主坦言,有些“模仿家”一般以重金引诱一些名人的学生去仿制,而学生在得到实惠之后,一般也对造假经过避而不谈
新世纪周刊 本刊小编 王玮
张国辉是央视《鉴宝》节目的特约专家,有一期他跟随节目组去献宝人家里鉴定货色,发现献宝人说的宝贝大部分是赝品。和这位献宝人一样,绝大多数古玩字画的收藏者无论是在刚刚上路之初,还是自以为有几分眼力已经修成正果,都或多或少有眼浊的时候,而他们为此也付出了高昂的学费
为,高科技手段的文物造假已成为全球艺术品收藏市场毒瘤
启功“真迹”几十元?
造假成本VS买假学费
再看是哪里的墨和用什么笔,羊毫还是狼毫,把工具琢磨好了,再琢磨怎么画。《中国画刊》主编刘广忠向小编介绍说,造假已经是非常成熟的行业,有传统,一条龙,越来越完善。一般是先研究造假对象,比如一副画,看纸是哪里出的,想办法弄到这种纸
可经过有关专家鉴定,发现这些所谓的文物全部为现代仿品,总共不值3000元。交了近两万元“学费”的刘先生后悔莫及。爱好文物收藏的刘先生,一年前在潘家园从一位自称是有文物鉴定资格证书的人手里买到了镀银双开光胆瓶、元代抱月瓶、青花釉里红大盘、明宣德七级宝塔等十几件“文物”,自以为淘到了宝贝
一个周末,小编在行家朋友老田的带领下,来到这个蕴藏着诱人利润的“魅力之园”
艺术品收藏持续走高,“赝品业”也随之兴起,无论原始社会彩陶、商周时代的青铜器、还是宋元明清书画大家的真迹全部可以按照订单度身定做
机器复制,酱油做旧,青铜器外表的铜锈虽然古雅乱真,但这些早已不是赝品高手所
中国书法家协会鉴定委员会委员张国辉说,现在国外有的大拍卖行已经拒绝拍中国字画,原因之一就是中国造假太厉害,影响了字画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
最低层次,用宣纸蒙在字画上描或者用细线勾出来,用墨填上,找个差不多的印盖上,卖5块10块的。以中国字画为例,就有着不同层次的造假。造假从古就有,造假也并不是无本万利
摊主要价200元,而一位30多岁先生还价80,后来双方以140元成交。小编在一处地摊上见到了刚刚去世不久的启功大师的“真迹”。买主刚走没多久,一张一模一样“真迹”再次出现在地摊上
纸一般是过去的老纸厂、书香世家遗留下来,再找老墨,自己研墨。以前文物贩子到农村也能收到不少好东西,现在没有了,大家都有商品意识了,5年前潘家园还能买到好东西,现在不行了
“启功、刘炳森、沈鹏这些名家的‘真迹’在这里从几元一张,到几百元一张不等。”老田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里诞生了一批专造名人书法的人,大部分都发财了。”
专家称明代晚期仗火连天,凡是值钱的东西都送到“造办处”变成银两支付打仗的费用,所以市场上的宣德炉没有一件是。十几年前,老田刚刚入行不久,曾经在琉璃厂以5000元高价买了一件明宣德炉。“高手”老田也有几乎同样的经历。开始以为自己真的要发财了,后来找专家一鉴定傻眼了
要求画工水平高,画纸要花高价买。造假成本低,著名画家的高仿作品成本才几千元。一般来说,画纸放的时间越长,纸越值钱,超过20年的安徽红星纸一般几百元一张,晚清时期的一张纸2000-3000元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造假者都是以坑人骗人为目的的,张国辉告诉小编,故宫有专门仿名作的高仿师,仿作和真品真假难辨,作品提供给博物馆、学校做代替展览、教学用,上面有复制印章,不进入市场
日本人50、60年代没少买中国假画,因为中国的仿画高手很多,但也就蒙住日本人一段时间,后期他们研究就看出来了。原来是画好之后经过烟熏火了,做旧的
为了防假,很多时候他是到画家家里去买。他表示,由于现在真品已经很少,且真品字画的升值空间极大,像他这样的专家也很难保证100%鉴定正确
如老田所说,潘家园名人书画的造假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化”,在一些人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下,有人专门负责寻找旧宣纸和老墨。其中伪冒最多的画家作品有何海霞、范曾等。更有甚者为了使赝品看起来更像真迹,仿冒者还将画家的照片与仿冒作品的照片进行暗室后期合成,甚至电脑合成,往往合成得十分逼真,常常可以蒙骗鉴定专家。有人作画,有人刻印章,有人仿造落款,还有专人进行销售。这种伪造照片的行为比单单仿假书画的行为更卑劣
高一点层次的,练一个人的字5年10年,自己写出来,也许3层功力,再练20年也许有5层功力,印刻得更象,用电脑做印,看不出真假。再高一点的,象很多书画斋从小培养学徒,从小培养10个,专门练,总有一两个悟性好的,到30岁以后深得古代书画家神韵,几可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