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病的幼苗、幼树常于当年枯死,大树感病后,常引起树势衰退,材积生长量大幅度下降,甚至造成死亡。该病通过根、苗、嫁接传播,在自然情况下,也可由烟草盲蝽、茶翅蝽、臭木蝽传带其病原。常见的丛枝病有以下两种类型。泡桐丛枝病又名泡桐扫帚病,分布极广、严重地区发病率达80%以上
丛枝型发病开始时腋芽和不定芽大量萌发,抽生很多小枝,节间变短,叶序紊乱,病叶黄化,小而薄,冬季小叶不脱落,呈扫帚状发病当年或1至2年小枝枯死,当大部分枝条枯死后会引起全株枯死
花变枝叶型花瓣变成小叶状,花蕊形成小枝,小枝腋芽继续抽生形成丛枝,花萼明显变薄,色淡无毛,花托分裂,花蕾变形,并有越冬开花现象
根据实践经验,现有的泡桐丛枝病防治措施有:
最好用种子育苗,因为种子带病率极低。从无病区选择无病母树采种和采根,建立无病苗圃或无病地块。1.选育抗病品种。在育苗前可以用50℃温水处理种子10至15分钟,这样苗期丛枝病株率会明显降低,同时又不影响泡桐苗的生长量。如采用根条育苗,应挑选无病的根系,且需严格消毒其方法是将根条晾晒1至2天后,放入500至1000单位的四环素水溶液中浸6至10小时,再进行育苗
据试验观察,土壤中磷含量越高,丛枝病发病越轻,钾含量越高,发病越重,而且发病轻重与磷、钾比值成反相关,其比值在0.5以上很少发病。改善立地条件,提高泡桐的抗病能力,适当增施磷肥,少施钾肥。同时适时防治传病的媒介昆虫,对防止发病有良好作用。2.加强栽培管理在生长季节不要损坏树根、树枝和枝条,对于初发病的枝条应及早修除
方法是:取四环素(25万单位)4片,研成粉状,放入1毫升盐酸和10毫升水中溶解,溶化后再加入90毫升水。3.药物治疗用盐酸四环素治疗,疗效明显。每株用药100至200毫升。也可对病株叶面每天喷200单位的药液,连续喷5至6次,疗效显著。对当年生苗木,应用注射法。施药时间以5至6月为宜。对1至至8年生的泡桐树,应用吸根法。用石硫合剂残渣埋在株根部土中,并用0.3度石硫合剂喷病株,能有效抑制丛枝病的发展。用兽用注射器将此药液注入树干基部髓心苗高0.5至1米的,注药量为10至20毫升,苗高1.5至2米的,注药量为20至30毫升。如未愈,可重复施药2至3次。即扒开与树枝对应的树根,选2至3厘米粗的根剪断,插入药瓶内,然后用树叶盖好瓶口,封土,经1至2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