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贵玉,兼贵其声。《管子》说:“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我国新石器时期的古玉器,尤以北方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龙系列最为丰富,堪称“中华瑰宝”。它的出现,将我国人类文明史推到了6000多年前。春秋时开采的灵壁玉,最早就是制作玉磬的。古人认为,玉是自然界的精华,能够和自然界的神灵相通。古乐器有玉磬、玉笛、玉篁、玉箫
在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中,一位神秘死者的身旁,出现了用蚌壳堆塑的龙等形象;在山西襄汾陶寺夏代的一座大幕中,一件黑玉盆上有蟠龙彩绘;在安阳殷墟王妃妇好墓,则发现了较多的玉龙,且其形象酷似红山文化玉龙。从此,龙进入了中原王室。所以,红山文化的先民是我国境内最早以龙作为神灵而加以膜拜的人类群体。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龙的形象不断演变,其文化涵义、思想意蕴愈益丰富,最终成为中华文明乃至华夏民族精神的崇高象征,将流芳万世。此后,龙作为一种神灵崇拜逐渐向中原地区传播。玉龙在红山文化分布区域普遍发现,被神化为神灵崇拜物
同任何一种“神圣之物”一样,龙的形象也来源于先民对于“图腾”的崇拜。古代人多把对自然界的畏惧和对美好生活的希冀用一种徽号或保护神来代表,黄帝的后裔就用龙作为标记,称自己是“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后世的帝王也借龙来神化自己,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越来越居于崇高的地位。它的身上寄托了力量、希望和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红山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在西辽河流域相碰撞而产生的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其特色的高度发展制玉工艺。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红山文化的玉器制作由磨制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莹明亮,极具神韵,并向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墨绿色软玉,吻前伸上扬,枝形细目,长鬃飘举,细体内弯,卷尾有力,极富动感。红山大黑龙长47cm,高20cm,宽20cm,厚2.5cm,为近年来惊现于民间的红山文化动物形玉器中较大的一件
琢制工艺擅长以磨碾手法制作类似泥塑刮削效果的沟槽,玉地隐起的阳纹和斜面棱线,触之有感,视之不见,尤以双眼穿洞单面成孔法为其琢制工艺的独特特征。红山文化龙型系列艺术品乞今发现有大小玉猪龙、大黑龙、大青龙、玉雕龙、大红龙、小青龙、黄色包浆龙和变色龙等20多种,造型概括、简练、质朴。红山文化玉器的材料多为岫岩玉(蛇纹石),硬度5-7,呈油脂光泽,有黄绿或淡黄色,少量的墨玉、青玉、玉髓、玛瑙和煤玉
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我国内蒙古赤坪红山后而得名,距今6000—6500年左右。红山文化的玉器颇具神韵,到目前为止,仅出土数十件,专家认为,根据红山当年的生产力估算产量应为5000件左右,单价价值在150万元以上。1975年,内蒙古巴林右旗羊场出土的玉猪龙首尾衔接如环形,属于早期;1971年,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龙首尾分离,平面形状像一个“C”字形,属于晚期;而辽宁省文物总店收藏的玉猪龙既别于巴林右旗抽象化的玉猪龙,又有别于翁牛特旗形象具体的玉龙,它是从兽形发展到龙形的中间环节,三者构成一个演进序列,为我们研究红山文化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因此,其大型碧玉猪首龙更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是中国出土时代最早的龙型玉器,被誉为“天下第一龙”,是后世龙文化的鼻祖,红山文化也因此被称为中国龙文化的起源,红山文化的先人被称为龙的传人
玉雕龙是早期“龙”的形象之一,它充分证明我们的祖先创造的“龙文化”渊源流长,同时也反映出早在远古时期中华民族北方与中原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图腾,有学者认为:猪是龙的早期形象,远古中国人以猪为祭物,祈求农业的丰收,而后猪被神话为龙,龙又演化为华夏的象征、帝王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