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夏季形成子囊孢子,成熟后随风风雨飞散传播,孢子萌发,侵染叶片,当年病叶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再行扩大侵染。发生规律:该病的病原属真菌的子囊菌类,以闭囊壳在凤仙花枯枝落叶中越冬。当气温适宜,空气潮湿时,病菌大量繁殖。该病常于九、十月间盛发,通风透光不良的情况下发生严重
发病症状:该病主要发生于叶部。开始在叶背产生分散的白粉状圆形病斑,后逐渐扩大连成一片,严重时布满叶背;同时叶的表面变成淡黄褐色,大小范围与叶背病斑相同。后期叶背病斑中密生黄色至黑色小粒点
可引起落叶,影响生长和观赏。为害情况:该病除为害凤仙花外,也能侵染百日草等草花,发病后叶面布满白色的霉,影响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
3、加强养护管理,地栽时合理密植,增强植株的抗病力,可减少发病
学名:Podosphaerasp.
1、秋季落叶后搜集并烧毁枯枝落叶,以消灭越冬病原
2、发病初期用5%多硫化钡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于叶背,以抑制病害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