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田块上,适期播种,施磷没有明显效果;晚播半月后,施磷增产132斤。另一个试验内容与上一个试验相同,但实验田块肥力高,亩产800多斤,土壤磷素丰富
一个原因是小麦在秋季播种,随着播期的推迟,土壤温度越来越低。土壤为度降低带来了两种不利后果:一是土壤能被庄稼利用的有效磷越来越靠少。由于有效磷减少,原来含有效磷充足的土壤到了这个时期也变得不足了。土壤有效磷随温度而变化,高温能激发磷素的活性,施磷素活化,有效磷增加,低温能束缚它的受阻,使有效磷减少。二是小麦的根系也“懒惰”起来了,温度高,小麦根系活性强,能积极吸收磷素;温度低,小麦根系活性弱,不到口边的食物往往不去问津
在黄土上发育起来土壤有着比较丰富的磷素库存,近几年施过磷肥的田块,更增加了它的贮量,施磷往往效果不佳。有机肥含磷丰富,磷肥的效果有好,施过有机肥的田块,一般可不再施用磷肥;二看是否近几年施过磷肥。查历史,翻旧帐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看是否施过有机肥。如果近几年内,年年施磷肥,用量又大,土壤累积的磷素就会满足小麦的需要,也用不着再施用磷肥了;三是看看土壤。沙土地缺磷,盐土地的氯离子会优先进入作物根系,占据根系吸收磷离子的位置,迫使磷素难以进入植物体内。在这些土壤要考虑优先施用磷肥
为什么给播种偏晚或回茬小麦施用磷肥会有这样神奇功效
第一期在小麦合适的播期内进行,第二期比第一期晚播半月;每个播期又有施氮肥和氮肥加磷肥两种措施。值得注意的是,播期相差半月,晚播不施磷肥小麦长势弱,严重减产;而施了磷肥是,不但超过是期播种为施磷肥的小麦产量,而且与前期施了磷肥的只差小公斤。晚播的回茬小麦与早期的正差小麦达到了同一水平。结果,适期播种只施氮肥的,亩产418公斤;施了氮肥加磷肥的,亩产502斤,磷肥增产86公斤;第二期播种施氮肥的,亩产328公斤;施氮肥加磷肥的,亩产482斤磷肥增产154斤,同样数量的磷肥施在晚播小麦上比施在是期播种小麦上几乎增产一倍。一个试验是在缺磷的土壤上进行的,分两期播种小麦
但是不管哪一种土壤上,只要小麦播种偏晚,都要注意施用磷肥
这种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小麦减产。磷肥的一个重大功绩是能够增加分蘖。使晚播或回茬小麦一跃而起,赶超正茬小麦。因此,在土壤磷素减少,小麦吸收能力不强的情况下就要送货上门;施用磷肥会增加土壤有效磷数量,还会把“食品”送到小麦嘴边,这样即使在活性不强的小麦根系也会得到充足磷素。分蘖减少伴随着穗数和粒数减少。晚播小麦减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分蘖少,过晚播种,还会没有分蘖,“单杆”过冬。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磷肥对小麦有促进分孽作用
也正由于磷有这种功能,他就能把光作用形成的有机产物尽早的运输到小麦种子中去,使子粒爆满,籽大粒重,提早成熟;施过磷肥的小麦会提早成熟2到3天。磷是小麦重要生命物质的构成成分,在植物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能大显身手,而帮助植物体内的运转和装卸更是它的拿手好戏。地下部分得不到这些有机物质,小麦的根系就变得衰弱,分蘖就会减少;严重缺磷的地块,小麦还会失去分蘖能力,成为光杆司令。正因为有这种神奇的作用,缺磷以后,光合作用形成的产物就难以运输。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碳水化物(糖类)只有和磷酸结合起来才能变成流动形态,被运送到各个地方;运到不同部位的化合物通过磷素的搭桥牵线才能够组装成各种大分子的化合物,构建植物体,供给植物利用,或作为库存物质在种子中保存起来;也能把一些大分子化合物分解成小分子,满足不同用途
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大量施用磷肥,磷肥也有失灵现象:在一些田块上使用之后没有什么效果。因此,要不要使用磷肥先得查查施肥历史,翻番施肥旧账
小麦幼苗时期吸收磷功能弱,对磷肥反映又特别敏感,施用磷肥,能够满足那些“觅食”本领不强的小麦幼苗的要求,且有着特别突出的作用
试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