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中国地质环境检测院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室主任周平根博士称:“群防群测体系针对山区滑坡很有效,但是对大型泥石流的监测比较薄弱,观察的时间和范围都很有限。”他认为,相比监测,搬迁避让最为可靠、安全
2012年4月17日,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分散的居民点,特别是对生态环境恶化的贫困山地丘陵区的居民点实行搬迁,实现避灾、脱贫和改善生态环境三结合。”
随着今年汛期的到来,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来势汹汹
据了解,福建、浙江已结合新农村建设直接集中移民。根据各地情况不同,农民搬迁方式以集中安置为主,零星安置为辅
与此同时,云南省昆明市400位村民刚刚完成了他们特殊的迁徙。7月3日,国土资源部对四川中北部、陕西西部、云南南部等地区发布地质灾害预警
经国土部门对北京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此次因洪水、地质灾害而搬迁的农民共5.4万余人,该轮搬迁将于2017年年底之前完成
而目前,也尚无统一的搬迁避让补贴标准。据关凤峻在一次媒体采访中介绍,依据2011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我国对各地搬迁避让地质灾害给予补助和支持,并明确责任主体为地方政府
在云南玉溪,“地质移民”搬迁地的选择也成为问题
人少的地方就搬走,人多的话通常采取工程治理。”周平根说。“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是防灾减灾的两种方式
地质灾害背后的规划问题也已经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中
8年前,该村易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被确定为地质灾害区,纳入搬迁安置计划。然而,目前仍有3户村民住在村里,而安置区内已建满房子。他们面临着老屋已成危房,但新房却无地可盖的尴尬
搬到镇上来住,至少晚上睡觉安心了。”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一位刚刚搬到镇上保障房的村民说。“老家周围都在滑坡,土房子的墙壁裂缝一天比一天宽,住着害怕
他们面临着老屋已成危房,但新房却无地可盖的尴尬
陕西省为避免村民遭受地质灾害,计划自2011年起搬迁279万人,其规模远超三峡移民的150万人
对福建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后角村正下自然村村民们来说,住在老屋里,每年雨季都是一种煎熬
自2004年以来,北京市政府已先后实施两轮山区搬迁工程,共搬迁农民6.26万人。据称,2012年“7?21”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时,搬迁新村全部安全度险
在传统观点中,“依山傍水”或许是房屋建设的最佳风水,而这在地质专家看来,却可能存在灾害隐患
来自国土部地质环境司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地质灾害隐患点近24万个,受威胁人口仍有1359万
在搬迁避让过程中,因先期规划存在的问题已经出现不少
但北京市密云县的标准却和北京其他地区有所不同,其财政明确每户再追加补贴3万元。例如,此次北京市山区农民搬迁建房补贴为1.8万元/人,基础设施补贴为4万元/户
事实上,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规划问题就已经浮出水面。有人提出,正因不少地质灾害多发点上规划建设了密集的农村居民居住网络,才使得灾害发生时伤亡惨重
“地质移民”逾350万
在此情况下,不少专家认为搬迁避让是地质灾害防治“最可靠、最安全的办法”
随后,北京市政府把附近的村民都迁了出来。法治周末小编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早在1991年,京郊的房山、门头沟和平谷等地也发生过泥石流
今年,北京市山区农民将迎来又一轮大规模搬迁
同样,在云南、湖南、山东等地,类似的搬迁也正在进行
规划应避免“与山争地”
但目前,搬迁避让并无统一标准
在此情况下,搬迁避让标准多由各省市制定。比如,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在该省《构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机制》中要求,坚持工程治理与搬迁避让相结合,“要根据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对危害30人以上生命财产安全的地灾隐患点,确需避让的,应坚决搬迁”
“过去中国一些零星的小规模搬迁避让,主要是由地方政府组织实施。”河北省地震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法治周末小编,“当前,在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区也有居住人口。这些地方都要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危险评估。评估后,确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将在长时间内陆续搬迁。”
据法治周末小编不完全统计,自2004年至今,10年内,全国已有350余万人因地质灾害,已完成或将要进行搬迁避让。其中,陕西省为避免村民遭受地质灾害,计划自2011年起搬迁279万人,其规模远超三峡移民的150万人
搬迁避让无统一标准
2011年,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搬迁避让是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手段,但由于搬迁避让的复杂性,目前国家没有出台统一的搬迁避让标准,仍需各地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探索。”
然而,他也提到:“山区人口多,整体搬迁出来难度很大。因为水电工程进行局部移民,资金由工程来出;但大规模的移民,现在还没办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