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口重心正在向东部沿海移动,中国城市化要为当前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让未来8.5亿的农民融入城市生活,这么庞大的就业岗位,势必会影响中国城市化进程。同时,大量人员的涌入,给城市带来更重的负担,导致耕地的不断减少和城市的无序扩大;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需求节节上升,导致人居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人口一直是制约着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比起欧美国家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最严峻的难题就是中国人口,中国人口已高达13亿多,而美国人口是2.8亿,西欧16国人口才3.8亿,全球高收入国家人口总和也只有9.6亿。1、人口众多
2、陷入形式主义的陷阱,盲目城市化。盲目崇尚欧美,是当前城市广场、行政中心一类公共空间建造中的流行病,例如安徽阜阳“白宫”。炫耀政绩与权力,建设众多的“标志性建筑”,甚至“世界之最”成为各地普遍做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拆迁浪费国,甚至还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浪费国。尚可居住的房屋,为了达到整齐划一、形象工程的建设而大规模的拆迁,城市赤裸裸的成为以物为本,以富人为本,以商业利益为本的阵地
中国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生活的诸多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体现在诸多等多个方面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人居环境现状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不仅超过了国际上0.40的警戒线,也超过了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水平。1、城乡二元体制造成贫富差距,且社会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身份歧视。基尼数据作为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可以反映一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从而也暗示着社会风险。由于部分群体隐性福利的存在,有专家认为中国实际收入差距还要更高
生物指动物、植物、微生物。笔者认为城市化是伴随产业革命而产生的一种现象,是在近代工业化和现代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由农业人口为主逐步转变为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农村的经济结构逐步由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转变为以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第二、三产业过程。城市化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影响实力的实践之一。这些都是人居环境的组成要素,也可以称为环境资源。人居环境又被称为“人类聚居环境”,它不仅仅指住房、城市、小镇或者乡村的物质结构,还包括所有的人类活动的过程,居住、工作、交通、教育、文化、娱乐等在内的为维护这些活动而进行的物质结构的有机结合。而人居环境是相对于“人”这个居住主体而言的,是人这个主体周围的生物和非生物条件的总和。非生物条件指空气、土壤、水、岩石等等。城市化发展必然导致人类居住环境的改变,体现为:。学界对城市化概念的理解与研究受人口学的影响较大,早期的城市化研究一般都把城市化定义在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上
城市蔓延和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导致城市近郊或远郊大量农田、草地以及各种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城市热岛效应极为显著,尤其是北京、武汉等大型城市。3、城市生态环境严重遭到破坏,城市经济迅速增长,城市空间日益扩展,从而导致城市水土资源需求急剧增加,从而带来一系列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城市生活生产排出大量废弃物,常常超出城市生态系统自然净化的能力,造成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
二、中国城市化对改善人居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