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年复一年,人们对春天的清晰印象似乎只剩下清明前后这段日子。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作为节日则要包涵一定的风俗活动和纪念意义。清明,这个普通的节气理所当然身兼起传统节日的角色。嘴里埋怨心里明白得很,总要等到春分至清明前后,那草长莺飞、桃红柳绿、蝶舞蜂喧、莺歌燕舞、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等等所有描写春天的词汇才会一股脑儿涌来,迷人的春色足以让你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照理说,过了“立春”这个节气就应该是春天了,可已经二十几天过去了,眼看就要到惊蛰了,天上还飘着雪花,不见一丝春天的痕迹。只是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把清明写得太清凄了点,更喜欢韩翃的那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想起十四年前,女儿也跟百花赶趟儿似地在清明的前一天出生,那天春光明媚,故取名“春辰”。但是往往还没等到你回过神来,夏天就早已迫不及待地了,“匆匆春又归去”,面对满地落英留下一声叹息
吃晚饭时,听见电视上气象台的主持人在说:“最近气温虽然有所回升,但气象学对春天的评定标准是: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保持在10℃以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春天还没有到来。”暂且不论这个判断春天的科学标准,只就情感而言,其实主持人和我们一样在经历了这个暴风雪肆虐的寒冬之后,对春天赋予了比以往更多的期待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