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艺术年鉴展联合艺术品拍卖
中鸿信拍卖公司总经理王忠义表示,全体专家采取无记名的自由投票方式,按照投票率高低甄选艺术家,体现了这次活动的公平性和严谨的学术性
全新理念:专家成为艺术品和市场间的桥梁
成立于1997年的中鸿信拍卖有限公司,1998年与北京电视台合作首推电视拍卖,提出“天天有预展,随时可拍卖”的口号,曾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他表示非常满意,“收回成本没有问题,可以说有所收获”。据王忠义介绍,此次拍卖会成功拍出99件作品,成交金额近3200多万元,成交率达85%。如此大规模的展拍活动,不仅引起国内艺术界、收藏界和媒体等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也引起法国、澳大利亚、韩国、美国等国家的业内人士的极大兴趣。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除了邀请专家,他们还找到湖南美术出版社,投入资金出版了《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图册,并用正规的博物馆展览方式,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设立3000平方米的展场,使得每件艺术品都得以充分地展示,让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全面观赏和了解参展的艺术作品。1月15日拍卖会现场火爆程度超出主办方预料。2002年,该公司首次尝试中国油画拍卖,并在2004年大规模推出油画专场,准确地预测出中国油画行情的高涨。“同样,对于拍卖公司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王忠义说
此次活动是艺术批评与市场、学术与商业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充分强调学术批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又希望得到热烈的市场回应。它改变了目前国内艺术品拍卖活动中艺术批评无作为的被动局面,使得专家与收藏家有了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
高岭解释说:“艺术评论家不仅要关注艺术创作、艺术实践,同时还要关注把艺术作品放在一个整体的社会结构中间。在创作、评论到收藏这样一个大的环境里,评论家始终处于一个中间环节,如果我们把艺术作品为核心的整个艺术环节看成是一个动态的有机生态链条,批评家和艺术经纪人都是中间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生态链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一些作品市场表现好、价位高,但专家认为与当代艺术界定的标准有所出入。作为活动的主办方和投资方,中鸿信拍卖有限公司并没有把盈利放在第一位,总经理王忠义说:“拍卖当代作品确实损失了一些流通性很好的作品,没有选择这些作品是尊重专家的意见,他们看中的是作品的艺术性,而不是作品的市场表现。既然要做这件事就得有所取舍,如果加入这些作品,多成交几百万没有问题,但我们并不在乎盈利,而是重视事件本身,
经过艺术批评家们严格的推荐和提名,并通过无记名投票,共推举出115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参展,再从这些艺术家提供的230余件艺术作品中选出119件具有市场升值潜力的作品参加拍卖。为举办此次活动,中鸿信拍卖有限公司投资了百万元,邀请的艺术评论家包括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第25届圣保罗双年展和第50届、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展览策划人范迪安教授,曾主持并策划“广州首届90年代艺术双年展”、出版和翻译多部当代艺术理论书籍的吕澎先生等
它对现有的拍卖模式、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家都是一个挑战。”。它超越了1992年、1994年的当代艺术展览,真正地把艺术和市场建立在一个真实、现实的社会商业环境中,既保持了学术性,又对市场有辐射作用。据介绍,此次年鉴展有别于以往的双年展、三年展等大型展览方式。“鉴”有三方面的含义,即鉴赏、鉴定和鉴藏,与艺术品的观众、专家和收藏家紧密联系。学术提名、学术推荐在先,艺术品拍卖在后,既是艺术品鉴定一个市场化的延伸和转换,也是对学术界认定的市场化的呼应和对学术判断的检验
此次活动为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注入了全新的理念,将中国当代艺术的学术批评、推荐认定和当代艺术作品的拍卖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了艺术批评在引导当代艺术欣赏和收藏方面的威信和作用,沟通了艺术家、批评家、观众和收藏家之间的联系,欲构筑当代艺术作品在中国当代社会良性的生长和发展环境
1月9日至15日,中鸿信拍卖有限公司联合国内20余位有影响的艺术批评家推出阵容强大的“当代视像:为收藏家办的展览——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暨中鸿信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会”系列活动,几乎囊括了1990年以来当代艺术领域的优秀艺术家,其中以中青年艺术家为主,同时也包括处于艺术创作巅峰期的部分老艺术家。他们的名字和作品足以串联成中国当代艺术史,展出的作品形式包括油画、水墨、综合材料绘画、雕塑、摄影图片、装置等
对于推荐和选择的标准,此次活动的秘书长、艺术评论家高岭博士解释道:“当代艺术不是当下艺术的概念,也不是同时代艺术的概念。因此,虽然有些作品很唯美、很抒情,但表达的意趣和内容与现实没有关系,这样的作品不包括在我们界定的范围之内。”。它是有价值趋向和价值取向的,是关注社会现实的变化、矛盾、冲突、困惑等方面的作品。它力求寻找世界上一种新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和中国的社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