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初毁于兵燹。在比哈尔邦巴特那附近的那烂陀寺,是印佛教的最高学府,也是佛教造像的作坊。波罗王朝信奉佛教,统治着北印度东部比哈尔和孟加拉地区。而今从那烂陀寺烧焦的断壁残垣的遗址发掘出土的300多件铜像,依稀令人回想起当年香花宝盖云集法会的盛况。东印度奥里萨地区同时期的佛教和印度教铜像也融合了波罗铜像的造型要素。波罗时期流行的金刚乘密宗佛教造像,多少沿袭着笈多式佛像的古典遗风,更多濡染了印度教艺术繁缛富丽的火焰式风格,出现了大量菩萨、多罗(度母)等女神和多面多臂的怪诞形象,造型与印度教神像趋同
今天,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和奥里萨邦立博物馆来华展出印度青铜造像,为中印文化交流史增添了新的一页。此后数世纪许多那烂陀寺的印度高僧也前来中国传播佛教,把印度佛像的样式带到中国西藏和内地。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从张骞通西域以来史不绝书。这些青铜造像珍品大部分作于波罗王朝与朱罗王朝时期。在藏传佛教造像中明显可看出波罗铜像的影子。公元645年玄奘东归长安,取回657部佛经和7尊佛像,其中3尊可能是金铜佛像。约公元632年中国唐代高僧玄奘(602–664)曾在印度那烂陀寺留学,长达五年之久。站在这些青铜造像面前,我们中国观众不仅可以亲眼目睹印度诸神的奇姿异彩,更可以亲身感受印度文明的神秘玄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瑰丽幽琼","如大林深泉"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经把南印度朱罗铜像《舞王湿婆》誉为"艺术中有节奏的运动的最完美的表现"。性格矛盾的湿婆呈现舞王相、恐怖相、三面相、半女相等各种变相,温柔娇媚的帕尔瓦蒂有时也变作美艳嗜杀的女战神杜尔伽。根据印度神话,印度教诸神是宇宙生命的象征,是宇宙精神的外化,是宇宙一元论不同侧面的诗意表现。湿婆与帕尔瓦蒂的儿子伽内什是可爱的象头神。南印度铜像在世界艺坛享有盛誉。在朱罗铜像中最常见的是印度教主宰宇宙生殖与毁的大神湿婆(男神,其象征为男根林伽)及其妻帕尔瓦蒂女神的造像。印度教主宰宇宙保护的大神毗湿奴有野猪、人狮、克里希纳等十化身,其中活泼的童年克里希纳也是朱罗铜像偏爱的题材。工匠们严格遵循《工艺论》的造像仪轨,印度教神像的各种程式化的相貌、手势、立姿和坐姿比佛教造像更加繁琐多变。他们与另一个儿子塞建陀一起构成了湿婆家族群像。在印度教神庙中供奉的较大的铜像,信徒们平时像服待国王一样为之沐浴更衣,佩戴花环,节日在铜像底座上穿竿抬走游行。南印度铜像通常采用含铜比例较高的青铜以失蜡法铸造。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据推测可能是《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原型。朱罗王朝信奉印度教,继帕拉瓦王朝(325–897)之后统治着南印度全境,也继承了帕拉瓦铜像的铸造传统。朱罗时期的蜡模制作得非常精确,铸出的铜像几乎不必再进行任何加工。朱罗铜像把南印度铜像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印度青铜造像的传统相当悠久,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2500–1500年印度河文明时代的青铜小雕像《舞女》。公元前9–6世纪相继兴起的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前身)、佛教和耆那教,为古代印度艺术包括青铜造像提供了永恒的主题。印度中世纪(公元7–13世纪)是青铜造像的繁盛时期,北印度的波罗王朝(750–1150)和南印度的朱罗王朝(846–1279)分别成为佛教密宗造像和印度教诸神造像的两大中心。犍陀罗佛像开始确立了佛像的相貌、手势(印)、立姿和坐姿(座)等造像仪轨。贵霜王朝时期(约公元64–225年)犍陀罗艺术中的青铜舍利容器上已出现佛像和婆罗门教神像。笈多王朝时期(320–550)创造了垂为典范的笈多式佛像,苏丹甘吉出土的高2.25米的铜佛像,薄衣贴体的造型与同时代的石雕笈多式佛像雷同
因此印度古代的青铜造像往往是神话的象征、宗教的偶像和哲学的隐喻,熔铸着诸神之灵。古代印度是神话之邦,宗教、哲学异常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