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紫色的翡翠比染绿色的翡翠更不好鉴定,诊断性的特征比染绿色翡翠少,但只要认真观察仍然可以找到染紫色翡翠的特征性标志
传统翡翠通常染成绿色和紫色,而少染成其它的颜色,但近几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出现有染黄、染红、及仿古等杂色的染色翡翠,新近的工作表明,染成紫红色的翡翠有时可根据其在长波紫外光下有明亮的橙色荧光而与天然带色材料相区别。天然紫色翡翠往往是成片分布,颜色由带浅紫或淡紫色的硬玉颗粒集合而成,少呈脉状分布,颜色浅,深的少见。天然A货翡翠,无论是绿色还是紫色,它的颜色都是矿物本身的颜色,即是矿物晶体中着色离子的颜色,不会褪色。天然的紫色翡翠没有荧光或因含有蜡发弱的蓝白色荧光,而染紫色翡翠多有粉红色的荧光。而经人工染色翡翠的颜色耐久性差,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减少,时间一长就会褪色。染色处理形成的紫色充填在翡翠的裂隙和孔隙之中,可形成紫色的细脉,或者充填在白色翡翠颗粒的粒间空隙中,出现白色颗粒被紫色包围的现象,这种情况与天然的紫色翡翠相反。天然紫红色翡翠可能有弱褐红色荧光。但由于荧光较弱,当不易分辨时,只可作为指示性的特征。特别是经常浸入到一些有机溶剂或酸液中,混入的颜料或染料会部分或全部溶解出来,而使宝石的颜色变浅或消失。此外,汗浸、光照、或海浴等也会使染色剂分解,溶失而引起褪色
这些特征用10倍放大镜下观察就清楚可见。染绿色翡翠的绿色易浓集在小裂纹中,并沿着裂纹充填在裂纹附近的晶粒间隙中,呈丝网状分布。而天然翡翠的裂纹和孔隙都是没有颜色的。尽管染色翡翠的颜色与天然翡翠的颜色的可以非常相似,但是它们呈色机制完全不同,天然翡翠的绿色是由于含铬硬玉所致,其有特征的吸收线,与绿色染料对可见光的吸收特征截然不同。如果绿色部分发出反常的强荧光,则是染色的标志。早期的染绿色翡翠在查尔斯滤色镜下观察常常会变成橙红色调,但是,近期的染绿翡翠,因采用不同种类的染料,多不变色,故不可因为滤色镜下不变色而认为是天然的绿色。尤是绿色特别鲜艳的翡翠如果观察不到铬吸收线,不管其它的吸收线是否存在,都可能不是天然的绿色。在分光镜下观察,染绿色翡翠在红光区内有一强的吸收窄带,而天然翡翠则是从红光区的末端开始有三条间隔排列的吸收线(690、660、630nm向短波方向强度递减的吸收窄带)。大多数的染绿色翡翠的紫外荧光与天然翡翠相似,没有明显的荧光,但可有弱的黄白色荧光,这种荧光也可以是蜡引起的,有少量染绿色翡翠具有很强的紫外荧光
中国 古玉鉴定
对于处理翡翠的鉴别,处理翡翠一般都是挑选底灰黑而脏、水差、结构较粗的原料,并切磨成成品后,用稀酸洗去油污和表面杂质,再放在烤箱式炉子中烘干和加热,加热可以达到扩张孔隙的作用,这种翡翠由于破坏了原有的物理结构,结构变得比较松散,所以必须用有机树脂对其进行充填,然后把翡翠浸泡到准备好的有机染料溶液中,加热烧煮以加快染料溶液浸入翡翠的速度。翡翠在染料中一般要浸泡至少1~2周,上了色的翡翠再经烘干,染料就沉淀在翡翠孔隙,使翡翠产生颜色,最后进行蜡保护,使之不易再被水溶解,使颜色分布更柔和,同时提高玉件的光泽
染色翡翠的特征及鉴别,主要有绿色和紫色两种
再者,人工处理的翡翠在荧光灯下具有较强的荧光,其吸收光谱和红外吸收也非常明显。在市场中常见的处理翡翠的鉴别都是充填处理的翡翠,即B货,一般染色的翡翠都经过充填处理,因此市场中常见的染色翡翠都是B+C翡翠。其次,人工染色翡翠的颜色比较均匀,看上去像漂浮在表面一样,放大观察可见其颜色沿着矿物颗粒呈网状、丝状分布,没有天然翡翠的色根。处理翡翠因为充填有机树脂,其光泽多为树脂-玻璃光泽,表面放大观察为网状的酸蚀痕迹,而天然翡翠表面放大观察为典型的橘皮状,可见典型的翠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进步,翡翠的充填处理也越来越先进,以至于很多处理的翡翠看上去非常逼真,消费者稍不注意就会上当受骗,但只要多观察,充填翡翠还是很容易区别的
B货是指在加工过程中原料经过化学方法,例如用酸性溶液浸泡处理,用有机树脂充填处理过的翡翠。业内人士根据翡翠是否经过人工处理,将其分为A、B、C三种类型。A货是指以天然翡翠原石为原料,在成品加工过程中没有经过任何人工处理,只通过机械加工手段(物理方法)例如切割,打磨,雕刻,抛光等制成的翡翠产品。C货是经过物理和化学处理的中下等原料在加工过程中经过人工添加外来染料方法加色(炝色)使原来无色、绿较浅淡或绿较散的翡翠改变颜色,但人工加入了颜色的翡翠
染色翡翠的特征及与天然翡翠的鉴别
染色翡翠的特征及鉴别,不论是在批发市场,或是零售市场都十分常见,而且现在的染色品已不是一眼即可识别,一定要仔细观察,保持对染色处理的警惕性,根据前面所述的各种特征,不难加以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