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一下怎样去识别真正的古瓷器
一般说来,瓷器的形制、纹饰、款识等,后人都是可以仿制的。但在确定真伪之前,这些因素也只能是一些参考因素。知道了这些画龙特点后凡见有龙图案的清代器,你就可以结合其它特征,准确断代了。当然,这些条件,在断代上是必须要考虑的。比如,历代各朝在瓷器上绘龙的图纹都是各有特点的。因此,拿到一件瓷器,鉴别真伪的首要因素并不是这些。以清代为例,顺治朝的龙俗称鸡爪龙,龙爪画得犹如鸡爪;康熙朝多见弓字龙、夔纹龙;雍正朝的龙头常画得犹如鳄鱼,此外多见螭龙纹;到乾隆朝,龙头画得像长须老头一样;嘉道以后,多见带鱼龙,龙身很长,像一条在游动的带鱼,弓起像虾弓;光绪多见点睛龙,龙眼之处像是刚点上去一般,特别有神
这种釉与胎面的粘着力不强,因此,施釉较薄,有流淌,还易剥落,这也是鉴识的一个要点。另外,从釉面看,从中表现出来的很多特征都有利于鉴别。瓷器的施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变化着。像宣德、雍正等朝的瓷面都可见桔皮纹,乾隆单色釉器胎釉结合处的釉面可见细小的锯齿痕,万历、康熙青花的釉面常可见指捺水印纹,晚清几朝瓷器的底面釉上均可见高低不平的状况,俗称“波浪釉”,等等,这些都是通过观察釉面所提供的鉴识依据。所以南宋以后的瓷器,如哥窑、南宋官窑、南宋龙泉窑等的器物釉色就显得肥厚滋润,放大镜下还可见到未熔的石英颗粒。南宋以后,改施石灰碱釉。第二个是看釉面。这种釉粘着力强,可以施得很厚。北宋之前,所用的釉是石灰釉。像鉴识唐代的彩釉器,一是看釉色有否流淌,看色与色之间是否有因为流淌而产生的交融,二是要注意晚唐以前的彩釉器常会出现的釉面的剥落和开裂,此外,唐瓷一般在放大镜下均可看到细小的开片,而这种开片又不可太明显,如在一米开外就可见到,那么,这就是个仿品
因此,为了躲避风险,在投资艺术品时,自己能懂得识别真假就显得十分重要。随着收藏市场的日益升温,通过收藏渠道来参与投资的人也越来越多。只有收藏到真品,才能够升值。有一位藏家花了百万巨资从英国买回一批瓷器,后经专家鉴定,全部是赝品。现在好多人都看好国外回流藏品,可是,在回流藏品中同样存在着真赝混杂的状况。不少人常常通过拍卖会的渠道去购买收藏品,但当前国内的拍卖还不十分规范,拍卖品的真品率也问题不少。但是,和其它的市场投资一样,在艺术品的投资上同样是存在着风险的。据,广东有一次陶瓷拍卖,真品率仅百分之一
因此,了解各朝瓷器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过程,了解各朝瓷器生产的不同时代特点,就可以比较准确地去鉴识历朝历代的真品瓷器。我国的瓷器生产,如果从商周时代算起,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综观历朝以来瓷器生产,都是在发展之中又有着各个朝代不同的时代特色
第三是看彩
我以为,要确定一件瓷器的真伪,首先要考虑的是它的以下四个要素,那就是:一要看胎质;二要看施釉;三要看彩料;四要看有没有真正的老旧之气
一般元青花瓷胎体都较为厚重,大器烧成后底部常有开裂。胎质细白坚致,胎釉结合处常有淡红色火石红形成,这种火石红,在器身的白釉较薄之处也会泛出一种肉红色来。识别元青花,除了看其施釉较厚,釉面有堆脂感;彩料使用“苏麻离青”,色泽浓翠,有铁斑等等的特点外,在胎质上也有一些明显的特点。而且,当时工人在制作拉坯工艺时做得快速利落,每个碗底部只用竹刀迅速地刮一遍就算了,所以,留下的修刀旋痕非常明显,很粗糙。如果“元青花”器釉面干枯,胎质粗松,又没有火石红,釉薄处也看不到肉红色泛出,那么,藏家就一定要小心对待。唐代以前,是属于瓷器的初创时期,器物的胎质构成比较粗疏。因是人工淘胎,再精细也存有杂质,因此,器底釉面上都有点点黑疵。如果你见到的“唐三彩”胎质制造非常精细坚致,那么,这个东西肯定就是不对的。首先,中国瓷器的胎质构成,可以说每个朝代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碰到的东西写的是康熙款,但器底光洁,没有旋痕和黑疵的话,十有八九是后仿品。像唐三彩的胎质就是半瓷半陶的,比较粗松。如果你碰到的吉州窑碗修胎讲究、工细,胎质又是很坚硬、精细,那么,不必看其它方面,这个碗必定是后仿品无疑。此外,像康熙瓷的胎质是精细白晰又坚致,但制瓷风格较为粗犷,器底都留有旋痕。再如,宋元时代吉州窑黑釉盏的胎质也是比较粗松的。现在,元青花的瓷品很受藏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