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别名:香蕉卷叶虫蕉包虫
为害作物:香蕉粉蕉柴蕉芭蕉
蛹圆筒形,体长36~40毫米,被白色蜡粉,口吻伸至腹部末端,其尖端与体躯分离。卵横径约2毫米,馒头形,初散时黄色,后变为红色,卵壳表面有放射状白色线纹。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0毫米,翅展60~65毫米,全体黑褐色。幼虫长50~64毫米,体表被白色蜡粉,头部黑色呈三角形,前、中胸小呈颈状,后胸以后渐大,腹部第3节以后大小相等。头、胸部密生褐色鳞片,触角黑褐色,近膨大处呈白色,复眼赤褐色,前翅中有黄色长方形大斑纹2个,近外缘有1个较小的黄色斑纹,后翅黑褐色,前后翅缘毛均呈白色
为害症状:幼虫卷叶成结,藏身其中,伸出头部嚼食叶片,被害蕉叶多数残缺不全,严重时将枯萎
幼虫老熟后即在其中化蛹。成虫白天活动,吸食花蜜,雌成虫于交尾后一天开始产卵,边飞翔边产卵,每头雌虫可产卵30粒左右,卵散产于叶片上。以老熟幼虫在叶苞中越冬。在福州4~5月开始为害,8~9月发生较多。发病特点:广西一年发生2代,福建一年可发生4代。幼虫孵化后先取食卵壳,后到叶缘卷叶为害,早、晚和阴天伸出头部食害附近叶片
防治方法:摘除虫苞,发生时于傍晚喷洒90%敌百虫800倍液可杀死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