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绿盲蝽在葡萄萌芽前后为害的症状也与葡萄黑痘病相似,果农及技术员一般认为是黑痘病,就更不对了
我们在室内用农药进行敏感性测定,并回顾1990-1992年前后对同属于铰链孢属真菌的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经验,发现传统药剂五氯酚钠、福美砷、多菌灵等对该病菌抑制效果较差,防治最佳药剂及时间是春天萌芽前喷5°Be石硫合剂(自己熬制),发芽后喷10%宝丽胺1000倍、70%扑海因1000倍、1.5%多抗霉素300倍、10%世高2000倍、85%乙磷铝300倍、1:1:220倍波尔多液等。笔者在以上果园分别采取了样本,在乳山市中医院进行培养及孢子观察,发现该病菌属于铰链孢属真菌,与苹果斑点落叶病病菌Alternaria基本一致,并不是传统资料认定的真菌。2000、2001年招远市青龙镇小尹格庄葡萄园和乳山夏村镇崔家等4处红提葡萄园葡萄黑痘病大发生,果实及枝干有大量黑痘病症状,使葡萄园毁灭。葡萄黑痘病既为害叶片、枝条,又严重为害果实,其中以为害幼嫩组织为重。按这些办法防治,自2001年以来,乳山红提葡萄黑痘病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连年高产、稳产。红提等葡萄引进胶东地区后,葡萄黑痘病成为了红提葡萄的克星。据调查,乳山市在1998-2000年间栽植的红提葡萄90%以上毁于葡萄黑痘病,许多专家认为红提等葡萄不适宜在胶东地区发展
日本小蠹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前几年受害而接近枯死的枝于上越冬,7-8月份大量羽化,8-11月份,桃、李、樱桃等果实采摘后,日本小蠹成虫在枝干的皮目等处成群蛀食,在枝干造成大量小蛀孔,破坏了枝干的韧皮部输导组织,胶体自蛀孔流出,形成枝干流胶病。防治果树枝干流胶病关键是8-10月份,即日本小蠹成虫蛀害枝干期,在果树枝干上喷杀虫剂,如溴素、桃小灵等。防治果实流胶病则关键在果实生长期喷杀虫剂。同时,果实流胶病的发生,主要也是虫害造成的,比如,桃蛀螟、梨小食心虫等均可造成果实流胶病。1996年以来,果树流胶病在胶东地区发生较重,甚至大发生,通过我们大量调查,于1998年发现了日本小蠢(莱阳农学院顾耘教授鉴定,又名果树小蠹)成虫,经过4年的观察发现,枝干流胶病的大发生主要是日本小蠹的危害造成。传统资料认为流胶病属于生理性病害,也有部分材料认为是真菌性病害。当前胶东地区果园中90%以上的枝干流胶病系日本小蠹等为害造成
3、葡萄黑痘病
莱阳农学院顾耘教授鉴定其为蠊螯螨科。果农认为该病属于不治之症,纷纷采取了刨树的办法。若螨群集为害,在一个梨叶片上可见到数百头若螨,为害幼嫩枝条、叶片、幼果等,可使葡萄、梨整个果实表皮变成铁锈色。但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和莱阳农学院专家均否定其为二斑叶螨,因为其体形明显较小。据笔者2003年在乳山育黎、诸往等镇葡萄园调查,该病发生较重,或大发生,平均发病率10%,个别果园达到90%以上。这种小型白蜘蛛可能从日本传入我国,似日本的纳米哈塔尼(音译),体长不足1mm,体色黄白,成螨活动敏捷,其背部在5月份有2黑斑,以后各代成螨背部没有黑斑,似二斑叶螨。成螨喜欢在叶片基部芽眼处活动,在葡萄根颈增粗部位取食。由于没有对症下药,病害“传染”很快。笔者对发病部位连续用解剖镜观察发现,造成葡萄所谓“根癌病”的主要是一种螨,造成葡萄枝干畸形增粗的主要是一种小型白蜘蛛。许多专家认为属于“根癌病”,也有人认为属于锰过量等造成。成螨可一直为害至11月份,而后越冬。近几年,葡萄根颈以上的枝干部位出现了畸形增粗症状,影响了葡萄营养的正常输导。防治该螨最佳时间是在葡萄发芽后的5-7月份,最佳药剂是1.8%阿维菌素8000-10000倍,20%三唑锡1000倍,20%扫螨净2000倍等。6-8月份田间可见大量若螨,体形三角形,似锈壁虱
1、流胶病
2002、2003年胶东地区桃树、李树叶片穿孔病大量发生,除叶片穿孔外,枝于的芽眼、新梢等处大量枯死。通过我们对病菌的分离培养看,造成该病大发生的病菌主要是镰刀菌,应该说真菌是引起这些穿孔病的主因(当然,不排除细菌)。用代森锰锌系列产品(大生M-45等)、农用链霉素等防治效果不如用多菌灵、速宝丽(Procym idone)等。桃树等叶片穿孔病一般认为主要是细菌性穿孔
2、葡萄根颈以上部位畸形增粗及梨等新梢叶片枯死
近几年,在胶东地区许多果树病害较重或者大发生,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果树生产中对许多病害防治不利的根源是对发病的病原认识错误,需要重新认识
4、叶片穿孔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