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雕行情 / 提醒自以为是的国宝帮们 盲目收藏有危险

提醒自以为是的国宝帮们 盲目收藏有危险

在雅昌艺术网论坛上,有网友将版中“国宝帮”一一点名,将其藏品贴出“示众”,引发许多争论。有网友认为,批评虽说尖锐甚至刻薄,但也是“恨铁不成钢”之举,很多“国宝帮”是难以唤醒的

热闹的地摊,眼力不好,还得多看少买

老人购买和交流渠道都比较狭窄,信息闭塞,成为收藏的受害者这很容易理解。那么机敏而且见多识广的企业家怎么也会走入歪道?胡士清认为,一些企业家更多的精力不在收藏上,对收藏理解不深,将之看成投资捷径,容易被别有心机的人利用,从而不知不觉买进假货或无价值的藏品

从卧室里老赵搬出一个锦盒,盒子打开,里面放了十几件玉器。于是按照约定的地址,笔者和商报一位玉器鉴定专家来到老赵家中。“这些可都是红山文化玉。”他神采飞扬地一件件解说:这是玉猪龙,这是玉人,这是玉猴,这是玉螳螂……这样的玉器他还有几盒子,共有近百件

“那么早的东西,只能是这个水平啦。不过别看雕刻不漂亮,价值可大着呢!”

谁是“国宝帮”老人和企业家易中招

在他们组织的鉴定活动中,时常看到有人带了“元青花”、“汝窑”、“宣德炉”而来,明明是低仿的“一眼货”(一看就知道是假货的意思),却个个以为是真品。市收藏家协会会长张正望认为,在苏州,具备“国宝帮”特征的藏友确实很多

“是啊是啊,”老赵说,“这就是缘分啊,有的买了20多年了,我工作那会儿每次出远门都买古玩,全是真的,还不像现在这样造假呢!”

“这种假东西还当宝贝,又是一个‘国宝帮’的!”“贴几张图看看假的元青花瓷器有多少吧,‘国宝帮’该醒醒了!”

这可是收藏界近年兴起的一个颇带贬义的说法,指那些常买假货,却自以为都是国宝级古董的人。最近在各网站收藏论坛上,“国宝帮”这个词汇被频繁引用

对于深陷收藏之苦的“国宝帮”,笔者采访了苏州不少藏家,总结他们的观点,办法无非是两个层面,一是自救,一是他救

“不过你这几件刀法不怎么对……”

像张先生这样被“国宝”忽悠的老人,在收藏界着实不少;说起来很惨,他们花掉了大量积蓄,换来的却是一堆垃圾。有位张老先生曾多次带着藏品前来,都是历代瓷器“精华”,北京、台北故宫都很少的宋代汝窑,他有十几个;元青花,他有四五个,其中一件与曾拍出2亿多人民币的“鬼谷子下山”几乎一个模样;清三代的官窑瓷器他各色都有,商报鉴宝师形容它们几乎就是故宫瓷器图录和天价拍卖图录中瓷器的翻版

而另一类常见的“冤大头”是企业家或其他有钱人。艺术品鉴定师、收藏家胡士清说,他曾跟朋友去看一企业家的收藏,企业家煞有介事将宝贝一件件捧出来,看得他们额头冒汗:那些东西太假了。他们往往资金充裕,动辄几十万几百万购买,买回来的大多是假货,却一直被蒙在鼓里

身旁的商报鉴宝师一时插不上话,便悄悄告诉笔者遇到“国宝帮”了,在老赵介绍间隙他赶紧提示:“红山玉器很少,而且都是很久以前出土的,你一个人就拿了这么多,比博物馆还多……”。尽管老赵言之凿凿自信满满,但那么多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玉器”放在眼前,笔者也不由心生疑窦

直到临出门前,专家才把观点委婉地对老赵表达了出来,“其中有些确实比较古朴,作为工艺品玩玩不错的,不过都是仿制的。”而在出门后的路上,专家对着笔者连连摇头:他那里一件真的都没有!(此处人物化名,请勿对号入座)。看着老赵那么高的兴致,专家也不忍泼凉水,一直听老赵在介绍。专家话中有话,几次想点拨老赵,不料老赵都误会了,丝毫没觉有否定他藏品的意思

“国宝帮”案例:几千年的红山玉,他有近百件

“国宝帮”成员往往眉飞色舞向人介绍藏品,他们口若悬河自有一套理论,很少肯听别人的劝告,却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早已成了假货的最大受害者。在苏州收藏界,“国宝帮”成员也为数不少,专家感叹:“真该劝劝他们,叫他们醒醒了。”

帮帮“国宝帮”:收藏家们要多几分关心

近日,一个电话打到商报鉴宝栏目:“商报的玉器版办得不错啊,不过我有些更好的玉器,你们可以来看看。”

元青花能有那么多?宋汝窑能有那么多?连《清明上河图》也有好多件?真正收藏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他们异想天开,觉得自己撞上了

自2005年商报免费鉴宝活动开办以来,把假当真、执迷不悟的,老人所占比例最大,他们也成了收藏市场一大受害群体。而在收藏队伍中,最容易成为“国宝帮”的便是老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3/01/42347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