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收藏者来说,有的关注收藏品的文化品位、艺术价值,有的考虑藏品的物质因素、经济价值,还有的是为了陶冶性情、丰富生活。今天,收藏已不再是昔日的“玩物”,而是一种内容多样、全新的文化休闲和经济活动
不少收藏者宁可花钱上当交学费,也不愿另辟蹊径培养自己独特的收藏兴趣。多少年来,在农业经济的束缚下,收藏被达官显贵、文人士大夫局限在“古玩雅好”之内,大大地束缚了收藏活动的开展。现在收藏的热点在古玩,很多收藏者就赶时髦,也不辞辛苦地到地摊上去“淘宝”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分别以700万、740万、1400万港元,在香港佳士得拍卖行和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拍卖会上,竞得1860年被英法联军掠夺去的圆明园珍贵文物铜牛首、铜猴首、铜虎首。时下,不少企业和个人纷纷看好收藏行业的前景,争相介入藏市。国宝历经劫难回归祖国,保利人的义举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许。投资古玩等艺术品,在保值增值的同时,还能提高企业和个人的形象,其无形价值是不可估量的。1996年,浙江绍兴小小集团在翰海拍卖会上以94万元购入明代沈士充的《仿宋元十四家笔意图卷》,时隔3年,小小集团又在翰海拍卖会上以338万元抛出,增幅两倍多,这就是一种收藏投资的成功范例了
古钱币爱好者在集币过程中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的货币史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实践证明,越是有文化内涵的藏品,市场越好,也越有经济价值。许多收藏品不仅是历史的载体,同时更是美的化身。古陶瓷收藏者可以从元代青花酒杯上书写的“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诗句上,了解元人纵马天涯、豪放不羁的英武气概和生活方式。唐代茶圣陆羽的诗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将越窑秘色瓷和千峰翠色联系在一起,给人以美的想象空间。搞收藏就是收藏历史文化,因为收藏对象是一定历史文化的产物,又是当时历史文化成就的物证,只要是有价值的收藏品,都蕴含着特定的历史文化信息,折射出特定社会生活和文化内容。人们通过收藏,可以丰富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
从收藏队伍的构成看,已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年龄层,可以说中国民间收藏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成为当今社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与时俱进是当前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汇,它之所以能迅速流行开来,在于它承认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认识也必须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发展、提高和进步。然而,目前的民间收藏在观念、品种、方法等方面也存在着种种误区,尤其是一些藏友好走极端,易“走火入魔”,这些将直接影响到民间收藏的健康发展。搞收藏应该以与时俱进为指南,在观念上要文化与经济并重,在品种上要古玩与“今玩”并重,在方法上要传统与科技并重,不断开创收藏的新境界和新天地。目前我国民间收藏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民间收藏队伍
在品种上要古玩与“今玩”并重
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收藏者开始研究自己的藏品,他们通过书籍、报刊、电视、网络、行家等多种途径,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和欣赏水平。有的还结合实际,写出了有分量的文章,有的甚至出版了专著。收藏犹如沙里淘金,收藏者凭智慧发现有价值的藏品,并且通过查阅资料、与藏友切磋、请教专家学者等,去研究发现它们的价值。收藏的乐趣可以在其增值之金钱,可以在其观赏之美感,然而最有乐趣者在其历史文化艺术内涵被发现、被解读、被感悟。文化与经济并重是收藏的高境界,在“玩收藏”中学知识、长见识、交朋友,当然还有增加经济效益。与其他物品相比,收藏品的特质在于它的经济属性是蕴含在文化属性之中,或者说文化价值是收藏品经济价值的决定因素。笔者认为,不善于学习、研究的收藏者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收藏者
而这些人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收藏是为了赢利”。中国千百年来的收藏观往往注重收藏的文化、精神内涵,忽视或者淡化收藏的经济、物质因素。据统计,金融证券的年平均投资回报率为15%,房地产为21%,而收藏艺术品的年平均投资回报率是26%。除股票、房产、储蓄、保险这几个领域外,个人最能驾驭的理财方式恐怕就是收藏了。如今市场经济赋予收藏更深、更广泛的内容,收藏已是资产保值和投资的重要手段。可见,人们搞收藏还是把能够保值增值放在比较重要的地位。《收藏拍卖导报》曾搞了一个有关民间收藏的千人调查活动,有超过一半的人承认家中有藏品,接受此次问卷调查的1000人中,既有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员,也有企业职工,城郊农民
现在,艺人们使用电动机轧头来做雕刻的辅助工具,。就民族工艺美术品来说,过去的艺人和现在的艺人哪一个工艺更好呢?据了解,在工艺美术领域,由于大量高科技开发运用,艺人们的技术水平可以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笔者认为,收藏要克服厚古薄今的观念,不能把眼睛只盯在古玩上,要做到古玩和“今玩”并重。比如玉石的镂空,手工制作需要艺人们用大量的时间精力梳理、打磨,而且稍不留神就会功亏一篑
在观念上要文化与经济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