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霜灵与其它苯基酰胺类杀菌剂有正交互抗性,易于产生抗药性,为延缓其抗药性产生与代森锰锌混配制得64%杀毒职。2.2.4恶霜灵恶霜灵属苯基酰胺类内吸杀菌剂,具有优良的保护、治疗、铲除和内吸传导活性,其作用机制是抑制DNA聚合酶从而抑制RNA的生物合成。同霜脲锰锌类似,杀毒矾因其土壤中持效期短而用于土传南瓜疫病的防治效果不够理想
利用瑞毒霉进行土壤处理也能得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可利用颗粒剂或液剂进行沟施、带施或撒施。瑞毒霉是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防治土传大豆疫病的杀菌剂,美国采用瑞毒霉进行种子处理防治大豆疫病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防效高低与品种和病害严重度等因素有关,耐病性强的品种防治效果一般较好。在疫病一般发生的年份或地区,我们利用瑞毒霉土壤处理防治南瓜疫病也获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方法是在雨季来临之前以0.6kg(a.i.)/hm2的用量1次处理土壤,基本可以达到控制疫病的危害的目的。它可以被植物的根、叶和梢迅速吸收,并通过非原生质系统如维管束的导管和细胞间隙等非生活空间系统向植株上部转移,但不进入原生质体内,并且其从上部向下传导的能力较差。对于耐病性好的品种用量在0.28kg(a.i.)/hm2效果就很好,但对耐病性差的品种使用量即使达到有效成分1.12kg(a.i.)/hm2防治效果也不十分理想。2.2.1瑞毒霉瑞毒霉属苯基酰胺类杀菌剂,具有很强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氧化,影响疫霉菌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和游动孢子萌发。该类杀菌剂优点是不易产生抗药性菌株,但杀菌活性低,用药量大。防治土传疫病,生产上常常用这两类药剂进行拌种和土壤处理,但由于它们不具有内吸传导作用,用持效期不够长,因此一般不能达到有效防治土传疫病的目的。2.1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土壤和种子处理用于防治土传疫病的保护性杀菌剂主要有硫化氨基甲酸盐及其类似物,分为福美系和代森系两大类
2.2内吸杀菌剂内吸杀菌剂对疫霉菌具有杀菌活性高、低残留、内吸性强,可被植物迅速吸收并在植物组织内运转的特点,因而在疫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用于防治土传疫病的主要杀菌剂有瑞毒霉、恶霜灵、乙膦铝和霜脲氰等
1土传大豆、南瓜疫病发生流行特点
其作用机制是抑制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和游动孢子的萌发,但持效期短,为延长其持效期而与保护性杀菌剂代森锰锌混配制成72%霜脲·锰锌。2.2.3霜脲氰属氰乙酰胺(Cyanoacetam ide-Oxime)类杀菌剂,有局部内吸性和短距离传导的能力,具保护作用和一定的治疗作用。利用72%霜脲·锰锌防治南瓜疫病,对于空气传播引起的叶部病害在一定时期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而对于土壤中病菌导致的茎、瓜腐烂效果不如瑞毒霉,主要是由于霜脲氰在土壤中持效期短,而病菌侵染南瓜的时间长造成的
在美国发病面积有600余万亩,受害严重的感病品种几乎绝产,本世纪50年代曾给美国大豆生产造成巨大损失,成为当时美国大豆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我国自1991年大豆疫病发生以来。因其土壤传播积年流行的特点,呈现出逐年加重的趋势,已成为东北大豆产区最重要病害之一。1.1大豆疫病大豆疫病是由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sojae)侵染所致,是大豆毁灭性病害
乙膦铝内吸性强,施于植株叶片上时被吸收进入原生质体系统,通过植物的共质体上、下传导,有治疗和保护作用,持效期短,未见有防治大豆疫病,但已发现辣椒疫霉对乙膦铝产生抗药性的现象。它在培养基上对疫霉菌的毒性很低,抑制菌丝生长ED50高达1000-3000μg/mL,但乙膦铝被植物吸收后与植物发生互作,产生对病菌有毒的物质,可诱导植物的免疫反应。2.2.2乙膦铝乙膦铝是一种具有独特杀菌机理的内吸性杀菌剂,对大多数疫霉及其它霜霉目真菌有较高的毒性
1.2南瓜疫病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capsici)引致的南瓜疫病是目前南瓜生产的毁灭性病害。由于南瓜匍匐生长,植株茎、蔓和瓜接触地面,被病菌侵染的机会多,加之南瓜生产品种多不抗病,环境条件适合就极易造成病害大流行。另外南瓜田生长郁蔽,田间作业十分困难,因此田间病害一旦流行就难以控制。病菌以卵孢子越冬,游动孢子侵入寄主,病菌能侵染包括南瓜根、茎、叶和果实在内的各个幼嫩器官,引起腐烂
大豆疫病侵染时期较长,只要土壤中水分充足,温度合适,无论是幼苗还是成株,病菌都可侵入寄主并引起发病。水分饱和的土壤是侵染的必要条件。大豆疫霉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土壤潮湿时卵孢子萌发产生孢子囊,在水分充足情况下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游动孢子附着在种子或幼苗根上,进而萌发侵染
2大豆和南瓜疫病化学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