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景病虫防治 / 油茶茶苞病的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油茶茶苞病的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罹病叶片形成1cm左右的圆形斑,一叶有1~3块,有的2~3块相连形成大斑。次要发病形态是在发病高峰后期,约在3月下旬出现,是病菌侵染淡绿色向绿色过渡的叶片,当年引起发病而产生的,其症状表现常为局部性。最后斑块干枯变黑,常引起落叶。斑块比叶的正常部分肥厚,表面稍凹陷,紫红色或浅绿色;背面微凸起,粉黄色或烟灰色

两种发病形态的担孢子形态是一致的。【病原】病原是细丽外担菌[Exobas idiumgracile(Shirai)Syd.]。担孢子椭圆形或倒卵形,无色,单胞,成熟后有1~3分隔,呈现淡色,大小为2~5.9μm×14.8~16.5μm。担子球棒状,无色,大小为15~173μm×5~10μm,担子上端有或4个小梗,每小梗着生孢子1个。该菌的外担子层长在肥大变形的植物组织表面,成熟后呈灰白色

必要时在发病期间喷洒1:1:100波尔多液或500倍敌克松液,可分别获得75%和62%以上的防治效果。【防治方法】根据试验结果,在担孢子成熟飞散前,摘除病物烧毁或土埋,可获得72%以上的防治效果

【症状】在广西普遍发病的是大叶类型的大果油茶,如陆川大果油茶(越南油茶)、博白大果油茶等;而小叶类型中果、小果油茶,如普通油茶、小果油茶、小叶油茶(又名茶梅)等症状本病主要为害花芽、叶芽、嫩叶和幼果,产生肥大变形症状。症状开始时表面常为浅红棕色或淡玫瑰紫色,间有黄绿色。待一定时间后,表皮开裂脱落,露出灰白色的外担子层,孢子飞散。最后外担子层被霉菌污染而变成暗黑色,病部干缩,长期(约1年)悬挂枝头而不脱落。子房及幼果罹病膨大成桃形,一般直径5~8cm,最大的直径达12.5cm;叶芽或嫩叶受害常表现为数叶或整个嫩梢的叶片成丛发病,成肥耳状。由于发病的器官和时间不同,症状表现略有差异。主要发病形态是病原侵染当年不发病,越夏后才发病,其症状表现为整体性

最适发病的气温是12~18℃。病菌孢子的萌发、侵入并引起发病要有三个条件,即水分、温度和叶龄。孢子在气温16~19℃,在水分、空气充足的条件下,孢子萌发率在65%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在79%~88%、阴雨连绵的天气有利发病。萌发后的孢子产生芽管,从气孔或直接穿透侵入植物组织

【分布】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油茶(Camelliaoleifera)产区

大风(4~5级)天气,孢子的传播距离在千米以上。病害的初侵染来源是越夏后引起发病的成熟担孢子,而绝不是干死后残留枝头的旧病物。病菌孢子以气流传播,在发病高峰期担子层成熟后大量释放孢子。【发生规律】该病季节明显,在低纬度地区,如在广西的中南部一般只在早春发病一次,发病时间相对较短。病菌有越夏特性,以菌丝形态在活的叶组织细胞间潜伏。个别较阴凉的大山区,发病期可拖延至4月底。孢子数量随病源距离的增加而递减,油茶林缘至距离处孢子最多,20cm以上的距离尚能捕捉到孢子

【别称】又称茶饼病、叶肿病等

病菌侵入后处在潜育阶段时,由于叶龄增加或气温不适宜发病时,发病常会被抑制、推迟。病菌潜伏越夏(气温20℃以上),待来年春季再引起发病,产生主要发病形态。病菌容易侵入淡绿色叶片,并引起发病。若叶片处在绿色阶段,尚能产生次要发病形态。据观察,油茶新叶约在半月内是淡绿色的,1个月左右的叶片渐呈绿色,最后呈深绿色。因此,根据病害的发生过程,病害的侵染循环是一个大循环,而中间可能有一次小循环(产生次要发病形态)。随着绿色加深,叶的质地亦加厚变硬。叶龄影响着病菌的侵入和发病。当叶片已呈深绿色,发病则受抑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3/01/42928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