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大致看清中国古代画家修养主体精神的总体认识,但仅此还不足以说明其深刻原因,我们不妨去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寻找一下答案
气在口为言,在目为明。专心治气养心,使血气阴阳和平,成为达到“玄德”的重要途径和要求。孔予《论语·季氏》日:“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可见,孔子将“血气”与人的心性相联系,用以规范人的思想与行为。孟子继承并发挥了以上学说,响亮地提出了养气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公孙丑上》)这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显然已经成为一种道德精神,孟子希望人们通过养“浩然之气”成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萄子》、《管子》、《黄帝内经》等也都强调人要顺应冉然,自觉地养气、养身,从而达到与宇宙自然的和谐。名以成政,动以殖生。”其认为人的性情品德和思想行为的善恶均由体内之气决定,这是目前可以看到的论述修养自身之气的最早发端。《国语·周语》载:“口内味而耳内声,声味生气。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日:通天下一气耳。”其认为人同天地一样都以“气”为共同基础,“气”是构成人及其精神的本原,因此他强调人要“守气”、“养气”,以主动与天地达成和谐,“纯气之守也,非知巧果敢之列……一其性,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庄子·达生》)。言以信名,明以时动。老子《道德经》:“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丽不宰,是谓玄德。”“抱一”犹言守身,这段话即要求人们保守体内之气,达到柔和的状态,便可返真归朴;如果能像道那样为无私之为,这样便是具备了“玄德”,也就成为合道合德之人
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郭氏言论看似偏颇,其实是在强调高深的体悟能力和道德修养是造就绘画“奇迹”的根本。从感受宇宙自然的运动变化规律中掌握了《易》中所贯穿的高度辩证的思维认知方法,使石涛自然而然地成为善于修养自身的“岩穴上士”,具备了“探。及夫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率然为画,有以也……清湘之逸不以画,而不得不以画传矣。”这篇《序》充分阐明了石涛对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易学的领悟程度,他长期深入自然,仰观俯察、远取近求,为的就是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石涛的晚年手定本《画谱》中有胡琪为之写的《序》,其文记日:“(清湘)养晦于庭庐敬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听命于天地八卦久矣
清·松年《颐园论画》日:“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气韵非师》日:“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此外,古代社会特别看重人品高下
这些固然有绘画技法上的需求,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名家气度,开拓自身胸襟,从根本上清心正气,以提升画家的精神品质。明·唐志契《绘事微言·传授》云:“凡画入门,必须名家指点,令理路大通……若非名家指点,须不惜重资,大积古今名画,朝夕探求,下笔乃能精妙过人,苟仅师庸流笔法,笔下定是庸俗,终不能超迈矣。”这其中体现了古人“取法乎上”的思想,投师要拜名师,看画要看名画,这在古代确非一般平民所能达到,即使在今天也非易事,但又确实道出了学画的门津与真理。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记载了南北朝至唐初大量画家的师承关系,认为他们“各有师资,递相仿效”
责任编辑 陈诗红
赜钩深”的能力。可见,能否达到这种思辨的认识高度是古人评价精神品格高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常常被我们忽略)。当然,通常被人们所关注的伦理道德也是古代社会考察画家精神品格修养的重要内容。赵孟叛身为南宋宗室,却入仕元朝,被世人视为大失节者,其书画造诣虽然很深,但仍被认为柔媚流俗,格调不高,这在封建社会所强调的礼义思想背景下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止因胸次高朗,涵浸古人道趣,多山川灵秀百物之妙,乘其傲兀恣肆时,咸来凑其丹府,有触即尔进出,如石中爆火,岂有意取奇哉!”这道出了苏轼、米芾、文同这三位宋代大家画境之所以臻于高妙的原因,他们终日所为并非止于绘事,而莫不与涵养性情相关联,长期以往胸次自然高朗,正可谓“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也。鉴于精神修养对于画家的重要性,本文将通过历代论述探讨一下古代画家修养主体精神的总体认识及其哲学渊源。明代李日华在其《墨君题语》中写道:“子瞻雄才大略,终日读书,终日谈道,论天下事;元章终日弄奇石古物;与可亦博雅嗜古,工作篆隶,非区区习绘事者
如果只会作画而没有广博的文化学养,便会被视作工匠而遭到冷落、轻视。这些知识结构构成了古代文人画家渊博的文化根基和特有的文化品格,也只有拥有这样知识结构的画家才能搭建起与广大文人共同对话的平台并融入到古代文人的行列中。古人天资颖悟,识见宏远,于书无所不读,于理无所不通,斯得画中三昧。”我们通过有史可据的历代大画家来看,绝大多数都是学问很深的文人,他们的知识结构包括:哲学、伦理学、文化学、政治学、史学、文学、美学及诗书画印等,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广泛分布于古代的经、史、子、集当中。如清·方亨咸说:“胸中无几卷书,笔下有一点尘,便穷年累月,刻画镂研,终一匠作,了何用乎?”(清·周亮工《读画录》)。《墨君题语》又日:“绘画必须多读书,读书多,觅古今事变多,不狃狭劣见闻,自然胸次廓彻,山川灵秀,透人性地时一洒落,何患不臻妙境?”清·唐岱《绘事发微·读书》日:“画学高深广大,变化幽微,天时、人事、地理、物态,无不备焉。可见,由读书而达到明理、提升认识,成为古代画家修养身心的重要途径
且有助于创造出妙合自然的精彩作品
北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山水训》日:“欲夺其造化,则莫神于好,莫精于勤,莫大于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而目不见绢素,手不知笔墨,磊磊落落,杏杳漠漠,莫非吾画。”画家只有深入生活,才能精神磊落,下笔自然,如有神助。明·董其昌讲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邱壑内营,成立鄞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画禅室随笔》)读书是借鉴,属间接体验;行路是践行,属直接体验。许多古代画家、画论家都主张深入到生活中,以大自然为师,画论中“学穷性表,心师造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等均是其体现。“行万里路”无疑是为了将读书学到的东西投放到真正的自然、社会当中去进行检验,其结果或统一、或接近、或相违,均为的是获得直接的切身体验,以此来扩大视野,开拓胸襟,最终达到修养身心的目的
孤姿绝状,触毫而出,气交冲漠,与神为徒。”《林泉高致-序记》曰:“先子少从道家之学,吐故纳新,本游方外,家世无画学,盖天性得之,遂游艺于此以成名焉。”这里的“箕坐鼓气”、“吐故纳新”讲的正是画家张璨、郭熙进行养气之术的修炼。故得于心,应于手。其骇人也,若流电激空,惊飙戾天……当其有事,已知夫遗去机巧,意冥玄化,而物在灵府,不在耳目。由此可见,画家修身养性、治气养心,不仅能够充足精神、开发自性,而。古代画家还很注重养生,有不少人专门修习养生之术。唐·苻载《观张员外画松石序》记日:“员外居中,箕坐鼓气,神机始发
也就是说,修养主体精神,要达到开发自性、妙悟自然,最终与宇宙自然(客体世界)高度协调,亦即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南朝宗炳《画山水序》日:“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像……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清·松年《颐园论画》曰:“天地以气造物无心而成形体,人之作画亦如天地以气造物……非到纯粹以精,不能如造物之无心而成形体也。”可见,中国古代画家最终追求达到的正是圣人贤者的精神境界。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就不会再惊异古代画论中到处充满着的那些具有哲学意味的思想了,无疑这些对于当代画家加强自身精神修养也是大有裨益的。总之,这些理论既有辩证的思想,又强调了与礼、义、道的吻合,它们基本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行为规范与追求境界,也成为中国古人独特的精神修养认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