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盆景病虫防治 / 杉木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杉木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防治杉木根腐病,应从调整或协调生态条件,特别是土壤生态条件出发。保护和促进根系生长发育,早期防病,采用甲级苗、乙级苗剪去病根,乙级苗经100ppm2,4-D液或0.5%高锰酸钾浸根处理后,进行大穴高墩造林。并在头三年内每年夏初进行一次扩墩抚育,既能预防杉木根腐病又能促进杉株生长,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病根受害处初呈褐斑,后扩展可环割病根,皮层腐烂,木质部变色。根颈和病根未受害处往往长出“灯草”状的水根或正常的次生根系。若次生根系不受侵染或侵染较轻,黄化症状暂时稳定,甚至出现“回青转绿”的隐症现象。早期病株的隐症现象一年中可以反复多次出现。若次生根系继续受害死亡,针叶则明显黄化。在病健交界处偶尔形成愈伤组织,病斑不再扩展

防治方法

杉木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终极腐霉(PythiumultimumTrow.)的菌丝无色,初期无隔,老的菌丝有隔,直径1.3~5.5μm,近45°分枝,分枝处不细缩或稍细缩。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平板上的菌落花瓣状,气生菌丝体白色,初茂密,后变少

病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38℃,最适温度24~28℃,最适pH5.0~6.5,孢子囊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25℃

病菌寄生在杉根皮层细胞内,呈泡囊状、灌木状或卷曲的粗壮菌丝,有时在杉根皮层细胞内可见到卵孢子。雄器单个,极少两个,近无柄,与卵器同丝,典型的为棍棒状弯曲,贴近卵器。藏卵器球形,17.5~22.5μm,平均19.6μm,内生一个卵球。卵孢子黄色或黄褐色,球形,直径13~18.9μm,平均15.1μm,不充满卵器,壁厚,近无色

发生规律

病株在林地上初呈单株或丛状分布,后逐渐蔓延,这与因立地条件不适而引起的成片出现的生理性黄化有明显区别

所以杉木根腐病随温度升高而减缓,一年中以夏秋的针叶黄化症状较轻。此时针叶黄化症状暂时稳定或隐蔽。终极腐霉在高温的夏季常以卵孢子越夏,侵染活动减弱。在病根死亡的过程中,杉株不断萌发新根,生长旺盛的夏秋尤为明显

症状

病原

主要分布在四川的洪雅、峨嵋、乐山、雅安、荣经、天全、邛崃、都江堰、彭县等地的宜杉林地。杉木根腐病是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幼林新出现的一种重要病害

孢子囊顶生,偶间生,常为球形,直径12~28.8μm,平均19.2μm,少数桶状20~27.5μm×13.8~18.8μm,壁薄,易脱落,萌发成芽管,不产生游动孢子。孢子囊梗与营养菌丝无区别

杉木根腐病应属寄主占优势的慢性根病,所以杉木生长的好坏便直接影响到病害的轻重。加以大多营造杉木纯林,更有利于病害的蔓延。考察四川杉区的历史,种子采自多代萌条,生活力衰退,品质较低,苗期就容易感病。原有杉木及其杂灌木一律砍光,杉木适宜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这种条件下植苗造林,幼树适应能力差。造林后缺乏科学的抚育管理,幼树生长势衰,难以抵抗土壤中普遍存在的终极腐霉的侵害。这就是目前宜杉林地上杉木根腐病普遍发生的主要原因

初期针叶失绿变黄,自叶基向叶尖发展,叶质变软,如无其它病菌侵染,病叶不出现病斑。最后病株由下往上黄化,由内向外发展,3到4年后,整株黄化枯死

发病杉株先是主、侧根的根尖和吸收根坏死腐烂,继而针叶失绿变黄,生长减缓。随着病根数量增多和根系腐烂程度加重,黄化针叶逐渐增多,以致整株枯死。宜杉林地上的杉木根腐病,多为害10年生以下的幼树,从造林的当年即有发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3/01/45419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