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良师益友一再阻拦,让我多听多看再做决定,而我一股子“谁拦着我就拍谁”的冲动。每天出没于不同档次的收藏品市场,手里攥着钱,恨不得立马拿下一块顶级籽料。我四年前迷上和田玉之后,就迫切地希望拥有一块真正的籽料
作者
很多商家还老说什么一级白,二级半白……可笑的是,这个白度等级在任何地方都无参照标准,全凭卖家空嘴说。大半个月下来,一路跟风儿的我越来越迷糊,到底这几种玉料有何区别?。和田玉籽料大行其道,山料、俄料和青海料(又称昆仑料)也混入其中。在清代,人们的审美取向更倾向于青白玉,家里有闺女出阁都要陪嫁青白玉的饰品,寓意“清(青)清白白做人”。然而如今被莫名炒作起来的和田玉市场,白度决定了它的全部价值。白度稍微高一点,价格就差出一大截
大家把全家惟一的空地儿腾出来,那人从床底下拽出一个箱子,让我挑。在不足10瓦的灯光下,拿起这块看挺白,捡起那块来看挺润,经过讨价还价,终于捧着一兜子战利品归来。冬天黑得早。我随他到了潘家园附近的一个居民楼。这是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一居室,住着一家老少6口人
”。有一天,走进北京古玩城,掌柜的看我的目光在店里扫了一圈,笑眯眯地说:“您刚玩玉不久吧?”我纳闷:“你怎么知道的?”店主笑意更浓了:“刚接触玉的人,都只看白度。俄料产自俄罗斯,虽然矿脉距离和田玉产地不远,但它就没有这种温润感,白得像个酱疙瘩,棉绺看得很清楚,密度不好;青海料好认,薄的料子能透过去看报纸,就是因为密度太差。您看这和田玉,油润细腻,跟块儿小肥皂似的,就是因为密度高,这种感觉正符合古人的中庸之道,不温不火,所以从战国开始就受人推崇。其实玩玉玩的是密度
好在一颗大的寿桃形籽料是正品,但是在背后还是有两道水线,不适合雕刻。俗话说得好,买的没有卖的精。“能雕成物件赚大钱,谁会当原石便宜卖给你呢?”朋友劝我别太沮丧,这次总算没有全军覆没。第二天早上在明媚的阳光下一看,我挑的那几颗小料全是用边角料人工染色做皮的滚料,一文不值。我这个初入门的外行还想从专业卖家那儿捡漏,真是“很傻很天真”
人潮汹涌杂乱无章的地摊让我感觉像到了天堂。”我提议说:“那不如到你库房挑吧,我想多买点送人。“反正比他们都便宜。”。我一边挑来拣去,一边问他:“还有好的吗?”那人支支吾吾:“库里还有几块。”那人想了想说:“行,我收摊了一起去。玩玉玩的是密度,我暗自记住。我来到一个面相忠厚人的摊前,他自称在新疆淘换了一批籽料,大颗500元,小颗300元。在路边买了块烤白薯充饥,杀向潘家园地摊儿。”“什么价啊?”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