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27日,古建博物馆会同地矿局利用探地雷达对先农坛北门居民区进行探测,但一无所获。2004年9月,市文物局再次决定寻找乾隆御制碑
野史记载御碑在先农坛
几十年来,市文物局一直致力于寻找这块石碑,根据当地居民回忆,最终在先农坛出土了这件极为重要的碑刻文物。其中,阐述了乾隆皇帝对建都北京的思想、堪称“北京史记”的乾隆御制碑目前已坐落在新建成的首都博物馆门前
据介绍,在《帝都篇》内,乾隆皇帝将中国可以建都的地方列出四个,即西安、南京、洛阳和北京,根据综合来考虑,还是觉得北京最为合适
作者:佚名
于是我们与厂方协商,准备在碑帽旁边开挖探沟。11月7日上午,终于在距离地表50厘米处发现一段汉白玉石块,专家欣喜地发现,这就是乾隆御制碑的最大的一部分——碑身。分页:[1][2]
拆掉数间平房寻找乾隆御碑
1992年
2004年10月
乾隆御制碑安家首博,不仅具有重大的文物价值,还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1992年,古建馆保管部工作人员余仲勋在整理先农坛地区资料时,发现在野史和民国时期报刊中有零星记述,上刻乾隆皇帝手书的《皇都篇》和《帝都篇》,乾隆御制碑极有可能就在先农坛院内
就在这时,工作人员在附近的食品厂深处一排平房门前发现了该碑的碑帽,正卡在两棵槐树之间,只露出一角,当地居民一直把这块汉白玉石块当作凳子坐
碑帽曾被人当成凳子坐
据统计,北京各处散落有3万多件石质文物,为保护这些珍贵文物不受酸雨等侵袭,北京市文博系统建立起第一个石质文物保护研究实验室,目前已粗具规模和成效。碑刻作为研究历史文化遗迹的第一手资料,一直受到文物部门重视
2005年开始负责乾隆御制碑的挖掘、运输、吊装工作
当时,有关部门曾请来王世仁等文物专家进行论证,考虑到没有确切方位,寻找起来耗费巨大,挖掘的事就被搁置起来,但市文物局并没有放弃寻找、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