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花卉栽培 / 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

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

收菇后的管理

菇盖直径2—4厘米,菇环未破、菇伞未开的采收

覆土取30厘米以下的土壤,过筛分成粗土和细土,在使用前曝晒2天,加入1%—2%石灰或喷甲醛闷杀病虫害。降低温度,使之保持在12℃—18℃。前期床面保湿(相对湿度75%),采用两头轻、中间重的喷水法,每次喷水时,应打开门窗通风。将土调至半湿,先覆粗土3—4厘米,用木板拍平,然后使土含水量达60%—65%,覆土7—10天,当菌丝出土1/2时,再覆1厘米细土,上面用手刮干,使厚度均匀。覆土后在料面打孔,适当通风

拆堆后待料温降至28℃左右时,将培养料铺在料槽内,厚15—20厘米,在料面均匀撒播或穴播或条播。铺料播种培养料拆堆前1—2天,用消毒剂和杀虫剂对堆表进行处理。然后铺上3.3厘米厚的培养料,最后进行保温保湿发菌

培养料推制培养料的堆制要注意:原料的质量和合理配方、利用发酵技术使培养料被放线菌充分分解。用于栽培蘑菇的原料必须新鲜、干燥、无霉变。培养料的配方应根据本地区的原料情况按照合理的碳氮比要求灵活掌握。培养料的配方需要按照蘑菇生长所需的碳氮比(一般发酵前为33:1)和氮磷钾比例(一般为4:1.2:3)进行

化学防治:蘑菇栽培不提倡使用药剂,尤其是在出菇期,必须使用农药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人畜和蘑菇无害的药剂,并掌握适当的浓度,适期进行防治。防治蘑菇病虫害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利用农业、化学、物理、生物等技术进行综合防治。用寄生性线虫来防治蚤蝇、瘿蚊和眼菌蚊等。防治方法主要是搞好菇房、培养料消毒,后发酵,注意菇房卫生,因病虫不同,适当用药。生物防治可用农用抗菌素防治细菌性病毒,提高蘑菇的抗病性、产量和品质

播种后管理发菌阶段要保持菇房良好的通气条件和适宜的温度湿度。保持温度为22—24;空气相对湿度65%—75%;可通过适当开窗或揭膜通风透气,并注意补水保湿

病虫害及其防治

采收

两菇的间隔期间为调整期,其间清理料面上的死菇以及残物,喷水和施用追肥。每潮菇可以连续数天。主要有:施蘑菇汤、喷草木灰水、盐水、豆浆汁、和胡萝卜汁等。每种一次蘑菇可以收4—5潮菇

室内温度保持在3℃—4℃,正常天气,每天开窗2—3小时。主要是保温、通气。一般每隔7—8天喷一次清水,保持土面不发白(含水量15%左右)即可。到3月中旬、当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便可调水和补充营养,气温达15℃—25℃时,是春菇出菇的最佳时期

外观须具有菌丝浓白、粗壮、均匀,无生长间断,无杂菌感染,无虫害。菌种选择选择的菌种必须经过出菇实验,才能大面积使用

密闭不好的,可用50倍的石硫合剂喷洒四周墙壁和菇床。消毒一般用熏蒸法,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高锰酸钾5克,密闭24小时,再开窗排气。菇房消毒进料前,要清理菇房和室内物品,然后消毒。菇房无气味时即可把培养料移入菇房

越冬期间的管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3/02/46528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