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病虫防治 / 落叶松癌肿病防治

落叶松癌肿病防治

(1)严格执行检疫,防止病菌随幼苗、幼树、小杆及原木向外流传

(3)加强林区管理

据此可以判断本病与树木的霜冻和日灼伤的关系密切。病树多集中发生在寒冷地区的山下洼地,无论树冠上粗枝发病或树干发病,发病部位多数发生在西南侧。在天然老龄树附近的人工林内,发病率最高。由于昼夜温差过大(带岭11月、3月昼夜温差超过45℃)年引起的日灼伤,不仅为病菌的侵染创造条件,并且对病后愈合。据实际观察,发病株以死枝与死芽为中心发病的占70%;以伤口为中心发病的占21%,因此可以认为死枝死芽和伤口,是病菌的主要侵染途径。发病特点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的兴安落叶松林都能发病,过熟林和老龄树因长势极衰,发病率很高

(2)因地制宜种植抗病树种

8月末,开始在病部生出1-4mm的病菌子实体,其发育程度显然不齐,幼小者为白色球状,成熟者为橙黄色至黄色小盘状物(子囊盘)。该病一旦发生,常年继续发展,梭形增生病状,以及溃疡面上的同心环状的隆起带,则更加显著。粗枝和细干发病经常可以看到四个特征性的表现,可与生理溃疡和其它肿胀性病变相区别。一是病部下陷变黑,如系老病部,还有同心环状的隆起带;二是病部中心常留有死枝或死芽,甚至是一簇枯叶;三是下陷溃疡部的对侧,一定隆起肿大,使病部枝干呈歪梭形;四是凹陷部常有病菌子实体。如系老病部,病攻子实体常作同心环状排列

防治方法

病后常招引次期害虫蛀食,加速流脂,使病树加速死亡。病部常受木腐菌的侵染,并在该部形成木腐菌子实体。主干发病与粗枝上的症状相似,并更加显著。因为老溃疡面脱皮后永不愈合。树干发病时也和粗枝发病一样,在病部常留有死枝、死芽。因为树干上的栓皮过厚,所以病后很少产生病菌子实体,有时虽也产生,但数量极少。长年发病后,由于病部周围不断增生,结果使该部深陷,并形成空洞,常从其中流出大量树脂,日久变为暗褐色。病树极度衰弱,常形成球形干或偏心干

营造混交林,造林时,应避开霜洼地、沼泽地、和易生日灼伤的地段,适当加大初植密度,增强树木的抗冻能力;成林后适树修枝,可防止病菌的每繁殖与积累

病原Lachnellulawillkommii(Hart.)Dennis称韦氏小毛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孢子短梭形或长椭圆形,单胞,无色,15-27×5-9μm,在子囊中排成单行,萌发时常生0-3个横隔,将子囊孢子分为1-4室,各室外都能生出芽管。侧丝丝状,不分枝,155-181×1.5-2.0μm。本菌是在低温下生长的低温菌,一般营腐生生活,只在树木生长衰弱或受到伤害时,才能侵染伤部并引起病状。成熟的子囊盘漏斗状,直径1-4mm,厚0.3mm,无柄或有0.5mm短柄,子囊长筒形,115-163×8-12μm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3/02/46989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