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小柴胡汤:柴胡7.0g,半夏5.0g,生姜4.0g,大枣3.0g,人参3.0g,甘草2.0g(一日量)
⑸四逆散:柴胡5.0g,枳实2.0g,芍药4.0g,甘草1.5g
⑹柴胡加龙骨:柴胡5.0g,半夏4.0g,茯苓3.0g,桂枝3.0g,黄苓2.5g,大枣2.5g,生姜2.5g,人参2.5g,龙骨2.5g,牡蛎2.5g,大黄1.0g
但日本资源匮乏,需从我国进口柴胡。日本则有三岛柴胡及其变种。我国常用到的有北柴胡(B.chinenseDC.)及其变种烟台柴胡(B.chinensef.vanheurckii(Muell.Arg.)ShanetY.Li)、红柴胡(B.scorgonerifoliumWilld)、大叶柴胡(B.longiradiatumTung)、竹叶柴胡(B.marginatumWall)、小柴胡(B.tenueBuchHam.exD.Don)、柴首(B.chaishouiShanetShen)等。柴胡系伞形科(Umbelliferae)柴胡属(B.chirumL.)植物,根入药
以上材料主要摘自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技术情报研究室1975年8月编《国外中药研究参考资料第四辑》(柴胡专辑)
现今市场上流行两种中成药,一种是张仲景方的小柴胡汤冲剂,成份有柴胡、黄苓、姜半夏、生姜等。另一种为正柴胡饮颗粒(冲剂),成份有柴胡、陈皮、防风、甘草、赤芍、生姜等
宋鉴光
古时柴胡主要用来治疗急性发热,即用作解热或抗炎症剂。现代中医学则逐渐减少用柴胡治疗急性发热,反而在用它治疗慢性病上多了起来,因此中医也有“巧妙使用柴胡的人是名医”的说法
以柴胡为主药的处方称为柴胡方剂。《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载有六种主要方剂:
⑷柴胡桂枝干汤:柴胡6.0g,桂枝3.0g,瓜萎根3.0g,黄苓3.0g,牡蛎3.0g,干姜2.0g,甘草2.0g
⑵大柴胡汤:柴胡6.0g,半夏4.0g,生姜4.0g,黄苓3.0g,芍药3.0g,大枣3.0g,枳实2.0g,大黄1.0g
⑶柴胡桂枝汤:柴胡5.0g,半夏4.0g,桂枝2.5g,黄苓2.0g,人参2.0g,芍药2.0g,生姜2.0g,大枣2.0g,甘草1.5g
从纪元前开始,柴胡就已是中国医学中一种重要药物,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书《神农本草经》内已有记载;后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谈到过其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