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艺术大师潘仲连先生,青少年时代在浙东这块文化沃土中度过,以后在杭州这座积淀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名城中生活、工作近半个世纪,他早年精勤学习,通古览今,打下了扎实的文史基础,沐浴着浙派文化熏陶。20世纪50年代,杭州传统盆景艺术的芳香深深吸引着他,他毅然放弃了在杭州园林局机关的工作,主动要求投入到盆景艺术这块园圃中,由于文艺理论的扎实基础,加上他不倦的努力追求,因此,在盆景技艺领域可谓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他辛勤耕耘了40多年。在我国现代盆景艺术领域内,在专业从事盆景技艺的实践中,像潘仲连先生那样有着深厚文化功底者实在不多见,他的盆景作品和盆景著作,成为浙江和杭州盆景艺术的代表作
潘仲连先生现在虽已退休,但作为浙派盆景艺术的代表,始终起着领军的作用。艺如其人,潘仲连先生追求盆景艺术的真谛,孜孜不倦,其为人正直、刚毅、淡泊致远,这也我所敬佩的,愿他永褒艺术的青春
确实不是过誉之词。确实,这两种传统艺术都讲究线条的美。胡运骅同志曾评价潘仲连先生“盆景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为古老的盆景艺术注入了活力,开创了新意”。由书法而篮球延伸到盆景,这使他树桩盆景在整体上给人以节奏韵律和力度,如“黑旋风”、“铮铮铁骨”,直中寓曲,刚健遒劲,外柔内刚,潇洒如行云流水,稳健如老纳坐禅。潘先生曾经把盆景艺术和中国书法艺术作过类比
清代杭州人陈子所著《花镜》至今还是园艺界必读之书,书中有“种盆取景”一章。他所担到的四位画家,浙北占三位,而杭州居两位。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盆景艺术源远流长,南宋吴自牧所著《梦梁录》记述了当时盆景生产的盛况:“钱塘门外溜水桥,东西马塍诸园皆植怪松异桧,四时奇花,精巧窠几多为龙蟠飞禽走兽之状”。明代浙东鄞县人屠隆在《考般余事》一书中提到“盆景自古以天目松为最古雅”,并以宋之时期四位画松名家的表现手法作为份类盆景造型的范本:“马过错之欹斜清曲,郭熙之露顶矍拿,刘松年之偃亚层叠,盛之昭之拖曳轩翥“。曾在杭州生活多年的李渔所著《芥子园画谱》为掌握盆景艺术造型的基本教材
在对一般枝桩采限因材立意的同时,全更重视“立意选材”、定向选材“,他的技艺特点是常常敢于对树材大刀阔斧的剪裁,这种魄力和勇气,是建筑在他的艺术功底基础上,所以能”艺高胆大“。他继承浙派画风,吸取现代国画大师潘天寿的谊放雄健的气势,寓巧于拙的大家风范,使他的盆景作品轩昂峻峭,富有阳刚之气,他把自然界松柏类植物的刚毅、雄浑之势,表现得森然有致。在艺术领域内,凡是大师的作品有着自己的风格和个性。他制作盆景,讲究立意,他吸取了中国山水花鸟画论的优秀传统,做到“意在笔先”。欣赏潘先生的作品,有如读好诗,赏佳画,有着一种艺术的震撼力。他力求创新,崇尚自然,追求作品中的风骨和气韵,没有矫揉造作的匠气。他继承盆景制作中的传统技术,但又不囿于传统。由于他的高水平的作品,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赞赏,成为盆景界的风云人物,如:“刘松年笔意”、“听天籁”、“黑旋风”等,都是少见的杰作。潘仲连先生的盆景树材以松柏类为主,作品在全国盆景评比展览中屡获大奖,其中一等奖9个,二等奖6个。从他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到他的取材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