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蔬菜栽培 / 茄子病害

茄子病害

温度和湿度与发病有直接关系。播前1/3撤在畦面上,播后将余下药土盖在种子上面,使种子夹在中间。①果实受害初在果面上产生浅褐色病斑,圆至椭圆形,病斑直径5~55毫米。①选用抗病品种及种子处理目前生产上虽缺乏高度的抗病品种,但品种间的抗病性有一定的差异。(2)传病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主要在土表病残体上,或在种子表面,或在种皮内部越冬。反之轻。在潮湿环境下,小粒点常从内溢出丝状短线体,即孢子角。(1)症状褐纹病主要危害茄果,也侵染幼苗、叶和茎杆。③加强栽培管理良好的栽培条件,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①实行检疫和种子消毒无病区调进种子,必须经过检疫,如发现带菌则坚决淘汰。②选用抗病的品种一般圆茄系品种比长茄系品种抗病。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多数表现为全株病害,但也有仅部分枝条发病的。扩大后变为暗褐色,呈半软腐状,有时呈现明显的同心轮纹,其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3)防治方法采用以合理灌溉和增施腐熟的有机肥为主的综合农业技术措施,可基本控制此病为害,必要时可施药防治。②加强栽培管理选择排灌条件好、肥沃的沙质土,注意与非茄科作物实行4年以上轮作,尽量利用辣茬。定植时要选用无病健苗,密度不要过大。无病区应实行检疫和种子处理,防止病害传入。茄子生长期间,发现病枝病果,要及时摘除烧毁,茄子收后要及时清理病残体,深翻,减少下年病菌来源。收获后地块要深翻。实行宽行密植,适当整枝,及时摘掉底部老叶,改善行间通风透光条件。④幼苗发病幼苗较小时,多在近地面茎基部,形成近梭形水浸状病斑,以后病斑逐渐变为褐色或黑褐色,稍凹陷。要求很高的相对湿度和水滴。或在整地前每亩地面喷撒50%多菌灵粉剂2.5~3千克,耙入土中消毒,定植后再用50%多菌灵500~1000倍液灌根,或50%托布津500倍液,或70%敌克松原粉500倍液灌根,均有防治效果。3.茄子绵疫病茄子绵疫病,又叫烂茄、水烂等病,也叫疫病,是茄子的重要病害之一,此病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栽植过密,田间郁闭而通风不良时发病重,品种不同抗病性也有差异。早期发病的植株到生长中后期表现植株矮小,株型不舒展,纵切病株根茎部,木质部呈现黄褐色或棕褐色维管束变色。发病初期,近叶柄的叶缘部叶脉间叶肉褪绿、变黄,晴天高温时,午间呈现失水状萎蔫,早晚或天转阴凉时能恢复。幼苗期发病主要在20℃以下低温、高湿、日照少的条件下。苗床播种过密,幼苗过细嫩弱,通风不良也有利发病。病菌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8~30℃。其方法是:温汤浸种,先将种子用冷水预浸3~4小时,再用50℃恒温水浸种半小时,或用55℃恒温水浸种15分钟,捞出后立即用冷水降温,晾干备用,药液浸种,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15分钟,或用抗菌剂”401″1000倍液浸种30分钟,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一旦发病,蔓延很快,常引起茄果大量腐烂脱落,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雨后要及时采收,避免雨水滴后反溅造成侵染茄果的机会,减少田间损失或采用地膜覆盖,也可减少水滴反溅传播机会。底肥充足,追肥及时,用水合理的发病轻;反之发病就重。要及时中耕除草,适时追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当气温在20~25℃、土温在22~26℃时,7~8月间多雨年份或久旱后降雨,或大水漫灌,发病均较重;而久旱高温发病轻。定植后,在茄子茎基部,撤施草木灰或石灰粉,能减少茎基部溃疡。施足底肥,避免氮肥过多,要增施磷、钾肥,结果后期及时追肥,合理灌水。土层越深透气越差,不宜根结线虫的生活,所以,深翻可使病源线虫减少。4.茄根结线虫病(1)症状主要危害根部,以侧根受害最重,在侧根上形成许多根结,互相连接似念珠状。(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根结线虫以第二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或以卵留在被害组织内,随同病残体在土中越冬。从茄子定植到开花期,日平均气温低于15℃的时间较长,则发病早而重。茄子采收期浇水,应采取小水勤灌,保持表土不龟裂,不积水。要加强肥水管理,及时追肥,避免大水漫灌,雨季应及时排水。1、茄子黄萎病又称凋萎病、”半边疯”。(1)症状此病症状多在门茄座果后开始出现,通常从植株的半边或整个植株的下部叶片开始发病。病株出现后,及时摘除病叶、病果,用1:1:200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连续喷药两次,控制病害蔓延。一般长茄系品种,白皮、绿皮茄比较抗病。(3)防治方法防治茄子绵疫病,要以农业防治为主,结合适当的化学药剂防护,才能取得防治的良好效果。这种病害仅危害茄子。如果选用地势较低的地块,则一定要起垄栽培,以利于雨后排水。次年病菌从根部的伤口或直接从幼根表皮、根毛侵入后发病,在维管束内繁殖,扩展到茎、叶、果实和种子内。后期扩大为不规则形,边缘呈深褐色,中央呈灰白或浅褐色,其上轮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常排列成同心轮纹状。发病严重地块,烂果率高达60%~70%。种子如带菌,播前必须消毒。适时中耕培土,促进发棵,使植株生长健壮,以增强抗病能力。(3)防治方法根据此病是种子带菌和只侵染茄子的特点,采用无病种子、种子处理、床土消毒、轮作和加强田间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采用垄栽,隔行浇水,特别到生育后期要采用大水勤灌的方法。播种时,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10克,或50%福美双6~8克,拌细土20千克制成药土。连作田块,地势低洼,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氮肥过多,定植过晚,发病均较重。并要实行3年以上轮作,切忌与茄科作物连作。当气温达28℃以上,病害显著受到抑制。茎部任何部位都可发病,病斑初期,为褐色水浸状梭形病斑,边缘深紫褐色,中间灰白凹陷的干腐状溃疡斑,上生许多深褐色小点,病斑多连接成较长的坏死区,使病部以上干腐而纵裂枯死,最后皮层脱落露出木质部,遇风易折断。(1)症状主要危害果实,也危害植株其它部分。定植后选晴天高温时浇水。(3)防治方法①选择无病土育苗;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种子带菌是引起幼苗猝倒、立枯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原因。目前比较抗此病的有北京九叶茄、天津灯笼红、灯泡茄、兴城紫圆茄等。病区应建立无病留种地,或从健株上采种。花常在发病盛期受害,呈水浸状褐色湿腐,很快扩展延到茎上,使嫩茎变褐腐烂,缢缩凋萎而枯死。7~8月是高温多雨季节,此期易发病。诱发褐纹病的最适宜气候条件,是高温和高湿。此病除危害茄子外,还危害番茄、辣椒等蔬菜,也可造成严重损失。②苗床土壤消毒茄子忌连作。过去仅在东北地区普遍发生,近几年来随茄果类蔬菜面积的扩大,病区也迅速扩大,目前已有十几个省、市发生,严重的地块,病株率达50%~70%,减产达20%~30%以上。另外,施带菌肥料,带菌土壤借风雨、流水、人畜和农具等传播,都是无病地区的侵染来源。地上部植株表现萎缩或黄化,干旱时植株易枯萎。在田间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色棉絮状物,内部果肉变黑腐烂。①加强栽培管理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肥沃地块栽植茄子。根结一般球形,表面又生许多须根,常呈须状根团。春季为提高地温,定植后可覆盖地膜,增高地温,防病效果明显。其上部叶片萎蔫下垂,潮湿时也长出茂密的白霉。如果这期间天气温暖,雨水调和,病害明显减轻。发病重的地方,可适当多栽植圆茄系品种,具体可根据当地习惯选用。第二年环境适宜时发育成幼虫,侵入寄主的嫩根部分,形成瘤结,继续发育繁殖,再次侵染寄主危害。(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茄子黄萎病菌以菌丝或厚坦孢子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一般能存活6~8年,拟菌核可存活14年之久。采用的种子要从无病株上采收。许多病斑常联片,使整个茄果腐烂、脱落软腐或挂在枝上干缩成僵果。病菌在种子上可存活2年,而在病残体上,可存活3年以上。2.茄子褐纹病又称”褐腐病”、”干腐病”,此病各地普遍发生,是茄子的重要病害之一,留种的茄子受害尤其严重,常造成较大损失。以后病部逐渐收缩,质地变软,表皮有皱纹。还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2小时,用种子重量0.2%的50%福美双,或50%克菌丹拌种。有利发病的温度为28~30℃,相对湿度为80%以上。7~8月份高温、多雨,易引起此病流行。根结多分布在地面以下2~25厘米深的土层中,尤以3~10厘米土层范围内最多。隔10天灌一次,连灌2~3次,效果显著。叶片受害,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产生近圆形的水浸状褐色病斑,有明显的轮纹,潮湿时病斑扩展很快,边缘不明显,可使全叶烂掉。根结线虫是好气性的,凡地势高燥、结构疏松、含盐低,中性反应的沙质壤土,最适宜活动,发病重。在播种前2~3周施入表土下16~20厘米土中,施药后覆土压实,以达熏蒸杀虫目的。④药剂防治苗期发病,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5~7天喷一次。③药剂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于雨季来临之前喷药,以后根据病情,每7~10天喷一次。③药剂防治育苗时,苗床土壤以每平方米8~10克50%多菌灵消毒;定植后用50%多菌灵500~1000倍液灌根,每株约250毫升,连灌两次,均有一定效果。雨季还要喷药保护嫩枝和果实。叶片易破裂、脱落、穿孔。②利用杀线虫剂处理土壤,常用的杀线虫剂有滴滴混剂。幼苗发病轻微时,定植后病斑迅速扩大,造成上粗下细呈棒褪状,遇风易折断倒伏。底肥要足,追肥要及时,氮、磷、钾肥要施用合理,避免偏施氮肥,促进植株健壮,增强抗病能力。经雨水冲刷到靠近地面的果实上,病菌萌发后侵入寄主内部,引起发病,以后在病斑上产生大量孢子囊,在植株生长期间,又经风、雨和流水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在田间很快扩大蔓延,在茄子生长末期,又在病组织内部形成卵孢子。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及磷、钾肥,并要进行深耕;培育壮苗;提高定植质量,适时定植,起苗时多带土,少伤根,采用垄作。喷药重点保护植株中下部茄果,并注意喷洒地面,杀死病菌。还有定植过早,栽苗过深,伤根过多,及有线虫病危害的,发病也重。另外,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的下水头及雨后水淹、管理粗放和杂草丛生的地块,发病重。如发现病株应连根拔除,集中烧毁,不能用来沤肥。受害果实以下部老果较多,初期病部生有水浸状圆形斑点,先从果实腰部或脐部呈现,扩大后呈黄褐至暗褐色,稍凹陷,最后蔓延到整个果实。并随时摘除病果及地面落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切忌用来沤肥。雨季到来之前喷药防治。纵切病株果实,维管束也变褐色。干燥时病部易干枯破裂。③茎部被害。满足茄子结果期对水分的大量需要。栽培管理与发病关系密切,种植地块与粮食、葱蒜类蔬菜等轮作的发病轻;重茬(包括辣椒等茄科作物)发病重,重茬愈久,发病愈重。雨季到来之前,清理好排水沟,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地面积水。②叶片发病一般先从底部叶发病,逐渐向上部发展,先呈现水浸状褐色斑点,圆形或近圆形。苗床土要每年更换新上。随病情加剧,数日后全叶由黄渐变成黄褐色,萎蔫下垂以至脱落,形成半边枯;严重时,整株叶病几乎全部脱光,仅剩顶部几片新叶,或全株发病枯死。(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主要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高温多雨,湿度大是此病发生的有利条件。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展环切茎部,导致幼苗猝倒死亡。幼果被害,全果呈半软腐状,果面遍布白霉,后干缩成僵果,不脱落而长期挂在枝上。防治的药剂有:1:1:200倍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克菌丹500倍液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剖开根结,可见到白色洋梨形的雌成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3/02/48028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