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长廊步入展厅,木雕、佛像、古玩字画、名家书信。藏品之丰富,藏品之真、精、稀,藏品之学术性,无不体现出主人的文化内涵
客厅和餐厅被一个高3米的褐色樟木月亮门隔开,门顶喜鹊闹梅木雕,与月亮门两侧松、竹和仙鹤雕刻对应,内外一致,巧夺天工。餐厅尽头,是五扇花格形单开窗,而窗外,是摇曳的竹子
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院落?主人又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
迈入郑东新区联盟新城社区,大门左侧一处别致的院落一下映入人的眼帘
张胜吾家的客厅走廊里,悬挂着14幅明代书法作品(涵盖各种书体,是明朝14位学生给师母贺寿时的即兴之作),而这些作品,竟然是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张伯驹先生生前曾经收藏过的藏品
如果说小院留给人的是一种表象,那么,走进这家主人的房间,则让人领略到了文化的内涵。穿过小院,轻轻推开木门,长2.4米、宽1米的明代画案摆放在客厅正中,画案上则摆放着棋盘和石质茶台,四条清末时期的榆木条凳陈旧光滑
张胜吾院落里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从晋、陕、徽、苏以及省内等地弄来的
院内影壁墙、“耕读”砖雕、太湖石假山一应俱全,室内古家具、古字画、历朝佛像令人目不暇接
跨过门阶步入院落,一高约两米的影壁墙竖立在正中,影壁墙上,镶嵌着120厘米高的明代青石高浮雕“独占鳌头”,影壁墙两侧,是诗词泰斗林从龙先生的撰联“立身追骥尾,治学敬鳌头”,著名古文字专家张颔以小篆体书之
院墙偏东,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清代院门。青石骐麟门墩分守大门两侧,被岁月磨光的青石脚踏板与清代木质大门上下呼应。上方是一块刻有“翰苑”字样的门额匾,书写者是我国著名古文字专家张颔
高楼林立的郑东新区,竟然藏着一座青砖蓝瓦高门头的明清风格的小院儿!
影壁墙左侧,则是宽敞的院落,石子路、太湖石,凸现小庭院大景观之意境。古方砖铺地,以瓦片八砖砌成的人字形小道曲径通幽;以苍松翠竹为背景,天然太湖石浓缩成的山石湖泊,瀑布倒挂,溪水潺潺;湖边嵌刻的康有为书法“吟泉”二字与湖边太极八卦棋桌呼应,江南文人气息跃然其中……
影壁墙右侧是另一个小院,东山墙中间镶嵌着带有“耕读”两个大字的砖雕照壁,格外醒目
【论收藏】收藏最重修德
更令人称奇的是,这座小院,并不是高级装修队的成果,而是一个人干了4年的结晶。如今,主人要彻底搬离这座“倾其心血”的小院
徽派的木雕,苏派的格扇,主人以废为宝恰当地用于装饰中,加上名人字画的点缀,让人不知不觉进人了艺术殿堂。室内的长廊,可谓传统装饰与名人作品的完美展示
——花费4年时间一人修建一座“明清小院”的张胜吾先生,对收藏有着自己的感悟
朋友不要分。而张胜吾发现时,竟被人当垃圾扔床下三年
这座东西向的长方形院落,院墙上部和底部均为青砖,中间部分则是相互交错的“乾隆年间”的蓝瓦,用上万片构成鱼鳞纹图案,中间镶嵌正反十八幅“明清时期”各种吉祥图像砖雕
主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只不过是一个平常人。”50余岁的主人张胜吾身着单薄的毛衣,外套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中式服装
【说人物】传统文化的守护卒
”张胜吾坦言。乐在其中,通过收藏过程陶冶自己的情操;二是,摆正藏品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张胜吾说,2007年他去山西长治出差,路过一个拆迁现场,看到这些瓦被彻底推翻,砸烂,觉得非常可惜。“很多当地人还笑着问我,要这些东西有啥用。其实,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反映的是一种民俗文化”。“这么多东西,您是怎么收藏过来的?”面对小编的疑问,张胜吾先生笑答:“执著加勤奋,就是为了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当然,收藏的过程,最重要的是修德!”“一是不要刻意,要顺其自然。“这些年,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古院落、古建筑被拆除,而我的宝贝正是从这里找来的。于是,他当即下车,扒拉出来一部分。如果以谋利为目的,就偏离了收藏的意义和价值观,甚至走上误己害人的结局
小区保安说,凡是从这里路过的市民,大都会停下来,瞅上一番
【看小院】明清风格成风景
”。“收藏的过程,最重要的是修德。”“收藏不单单是一种行为,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客厅西侧墙上,悬挂着清末翰林、著名书法家潘昌熙的书法作品,对联下方,安放着残且美的古石雕佛像。与之相呼应的是,东侧墙壁上,悬挂着四条屏,内容为当代书法家刘艺手书的陆游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