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合理调控栽培环境的温湿度,尤其是早春、初冬低温高湿季节;要注意加温和通风,防止湿气滞留,浇水时不要溅到花上;要及时清除病残,为防止病菌分生孢子飞散,把病花或其他带有灰霉的部位先套在小塑料袋中再慢慢剪下来,集中起来烧毁或深埋,可减少菌源
受害花放在温室内,表面生有灰色霉层。症状:初在花瓣上产生水浸状的小斑点,略扩大或为圆形褐色病斑,病斑基本上以斑点状态不再扩大,但由于品种及环境条件不同,斑点部分的组织或是干燥脱落为圆形穿孔,或是病斑逐渐扩大及整个花瓣,引起花枯
该病每年多在早春和秋冬两季出现2~3个发病高峰。发生规律: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第2年春天气温7~18℃、相对湿度88%以上时,病菌借助气流、水滴或露水及园艺操作将其传播开。花期的天气条件是灰霉病发生和流行的主导因素,此间气温7~18℃,相对湿度高于88%,表示发病条件已经出现,容易发病
在老芽阶段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药效较稳定。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防治2~3次。(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药剂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50%农利灵(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如果发病较重时,必须在开花前用药,7天后再喷1次,但对有颜色的花,苯菌灵有时会留下淡淡的能看见的污迹
病原: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原菌为富克尔核盘菌,无性态称灰葡萄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