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表示非常纠结,“孩子上学后培养特长更合适,但不想让孩子落后。”。今年7月,北京市教委发文叫停幼儿园兴趣特长班,禁止其变相“创收”,然而“禁令”成了一纸空文
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赋和潜能,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和生拉硬拽的教育观念,无疑是教育的败笔和民族的悲剧。一句话,孩子不是盆景,孩子的特长更不能批量生产,而是需要恰到好处的引导和鼓励!(钟倩)
培养孩子的特长,家长万万不能以自己的标准为孩子构筑一切,如女作家尤今所说,“孩子是一棵在大自然中快乐成长的树,父母需要偶尔的施肥、捉虫,但大多数的家长都把孩子当成盆景来栽培,按照自己的愿望。”。纵观历史上的成功人士,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父母的正确引导:当年爱迪生被小学校长开除,她的母亲没有丝毫责怪,回家后亲自给爱迪生上课,全力支持他搞试验;大画家毕加索5岁时就拥有艺术天赋,所做的剪纸惟妙惟肖,然而他在课堂上却是“低能儿”,父母善于捕捉他的绘画天赋,为毕加索擎起一片自由的天空
一项调查显示,厌学孩子中三成以上是学前儿童,很大程度是家长为孩子报诸多兴趣班所造成的,导致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越俎代庖的结果是将孩子的兴趣扼杀在童年里
“每一个孩子都能引起我的兴趣,我总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关心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点在今天却变了味,确切地说是沾上了功利的气息,家长们根本没有耐心去发现孩子的兴趣,反而不惜花费大量金钱给孩子报兴趣班、培优班等,看到别的孩子弹钢琴,自己的孩子势必不能落后;媒体举办的各种才艺展示、童星选秀,更助长了家长们的攀比之风,孩子“被兴趣”已成为当下严重的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