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果树栽培 / 梨大食心虫

梨大食心虫

越冬幼虫可连续为害2—3个幼果,在受害的最后一个果内化蛹,蛹期8—15天。越冬后幼虫转芽为害时,先在芽鳞基部拉丝,而后从基部蛀入,虫孔外有虫粪,鳞片不易脱落。4、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结合冬季修剪。越冬幼虫于翌年春季花芽露绿至开绽期开始活动,先将头部转向外面,当日平均气温达到7—9.5°C时,幼虫从越冬芽内大量爬出。卵产在短果枝粗糙处、果台上、果实萼洼内、芽腋及叶片上,每处产卵1—2粒,卵期7—8天。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15毫米,翅展20—27毫米,全身暗灰褐色,前翅具有紫色光泽,由前缘至后缘有两条灰白色波状条纹,条纹两侧近黑色,条纹中间近灰白色,中室上方有一黑褐色肾状纹,后翘淡灰褐色。有的第一代幼虫为害果实,老熟后果实内化蛹,于7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羽化为成虫,在花芽上产卵,幼虫孵化后只为害梨芽,至9月中旬在其中越冬,此部分梨大食心虫一年发生2代。在最后一个果内化蛹。越冬芽被害时,从芽的基部蛀入,蛀孔外有细小虫粪以丝缀连,幼虫在芽内做一白茧越冬。卵:椭圆形,稍扁平,长约1毫米,初产时白色,后渐变红色,近孵化时黑红色。1、为害状:梨大幼虫可为害梨芽(主要是花芽)和梨果(主要是幼果)。每头越冬幼虫可为害1—3个芽。属于鳞翅目,螟蛾科。头、前胸背板、胸足皆为黑色。在幼果被害初期(成虫羽化前),连续摘除虫果,集中处理。第一代幼虫孵化后,为害2—3个芽,至7月下旬在芽内作茧越冬,这部分梨大食心虫一年发生1代。梨大食心虫简称梨大幼,俗名吊死鬼。幼虫老熟前可为害2—3个幼果。(2)适时喷药:在梨大食心幼虫转芽期、转果期进行适时喷药。剪掉越冬虫芽。常用的药剂有50%对硫磷乳油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其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触杀效果好,而且有效期长。成虫交尾后产卵,每头雌蛾产卵64粒,最多为213粒。梨树开花后,随时摘下凋萎的花丛,并掐死其中幼虫。越冬代成虫于6月中旬至7月下旬羽化,盛期在7月上、中旬。老熟幼虫体长约17—20毫米,暗绿色。出蜇时期和整齐度因每年气温不同而异,受气温影响很大,在出蜇期如遇低温、阴雨,出蜇幼虫将会减少或停止。化蛹前幼虫吐丝将果柄基部用丝缠在枝上,被害果干枯变黑,但不脱落,故有“吊死鬼”之称。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当梨果长指头大时,越冬幼虫转至果内加害幼果,此时称为转果期。蛹:体长约12—13毫米,黄褐色,尾端有6根带钩的刺毛,近孵化时黑色。当梨果萼片脱落时,越冬幼虫自幼果萼洼附近蛀入,蛀孔外堆有褐色虫粪。越冬幼虫出蜇后,钻入其他花芽中,在鳞片下拉丝为害,随受害芽不断生长,蛀入的幼虫在芽内不断钻食,此时期称作转芽期。被害芽干瘪,春季不开裂。幼虫:越冬幼虫体长约3毫米,紫褐色。后期为害果时,入果孔多在萼洼附近,周围变黑,易腐烂。国内各梨果产区均有发生,其幼虫为害梨芽和果实,是梨树重要害虫之一,也是影响梨果产量最大的一种害虫。3、生活史及习性:一年发生1—2代,以小幼虫在芽内作灰白色小茧越冬,大部分在芽内越冬,在蛀芽孔处有黑色物堵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3/02/49036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