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石藏品 / 奇石美的发现与阐述

奇石美的发现与阐述

潘样伟

美对于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上我们只是具有看或不看的权利,发现或未发现的意识。自然的美是一种第一原始的美,你只能去认识她,却不能改变她,你只能接受或拒绝而不能动摇她

“然“世界”之大非吾等所能完达,作为一名赏石者,我“目观耳听的世界”是大自然,并在自然界里寻得她的踪迹——自然的美。既然“她”存在于自然界,那又如何发现“她”呢?。一代美学宗师宗白华在代表作《美学散步》中,育一篇美学文章《美从何处寻?》中云“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

美不但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现存在,反过来,它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提高生活的境界和意趣。诚然,如果你不具备美的意识,那么你就不能在自然世界里认识美,发现美,同样,如果你思想感情里没有美的积累,美的熏陶,那么你就不能有审美的意识和艺术创作,即阐释美

通过这些阐释手法,人们能够清楚地了解艺术家对于美的认识与理解,“艺术的法则就是模仿自然”,自然的美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传达给人们,使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触之可亲,言之有物,从而使美能以艺术的载体的具体形式折射出来,形象的表达出来,这就是艺术的美阐释。如何阐释美?大而言之,艺术家以“第一原始美”的积蓄,融会审美意识为基本点,各持所长,不拘一格,如雕塑家以造型艺术来表现美的精神,书画家用书画艺术来表现美的意境,文学家以精彩的篇章来表达美的真实等

阐释美是艺术家发现美的一个目的所在,是一个用我情发现世界,移我情创造艺术的过程。赏石艺术以自然的载体来反映自然的世界,把自然的美融入到自然的艺术,更符合人们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生活趋势,这也是赏石文化的魅力所在

总之,如何发现美,是艺术界的一个永远主题,是艺术家的一个追求标的,同样对于赏石界、对于赏石家、石友也是一个重要而亟待提高的问题,发现美既需要灵感又要增加灵感,既需要有思想又要提高思想,是一个逐级累积的过程,主观上要具备“虚心以求”的心理素质与艺术水准,客观上要有理性的思维和感性的思路,才能达到一个较为全面正确的深度的美感世界

不论是否贴切,都充分表明奇石是自然的浓缩,又是自然美的载体,赏石艺术是双重的自然发现,以独具的自然特点与形式来达到阐释美的目的。总之,奇石是先于人类并于人类共存的地球上的存在与生存物,在某一阶段人类与它是横向并行的,人类只有观察它,认识它,而不能去以人类的自身意愿去改变它,所以有人称赏石艺术为“发现艺术”,“天为艺术”等。奇石在自然界里我们称之为“石头”,是与蓝天白云,花草树木一样自然存在的一种物体,是原始于人,自然运行进化过程中的存在物,它的存在投有目的,没有功利,没有思想。但就赏石艺术而言,与上述有差别之处。奇石作为赏石艺术的代言者,是表达美的有效载体,因此,有人称之为“艺术品”,它区别于其他艺术品的基本特点是自然产物与人工创作的截然不同的产生背景

”自然的美无处不在,不论目观耳听,美总是客观存在的,但要靠人的意识、感性、思想等来感应、发现她。”我更认为世上并不映发现,缺的是深发现。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序》里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仰观宇宙之大”如此,对于自然的小事物也是如此。以石为例,从现实来讲,“矿石商人仅只看到矿石的货币价值,而看不到矿石的美的特性。”或许他可以成为资本家,企业家,但永远也成不了艺术家。也就是说要达到这样一个发现灵感的深度,首先自身要有一个积累的基础,在心理上,思维上,有对生活与艺术的体会,还要摒弃先入为主的私利思想。因此,要发现美,我们要漱清思路,改造思想,才能正确对待客观的美,才达到对“她”最深的理解与体会。诗人华滋沃斯曾经说过:“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的那样深的思想。先哲说得好:“世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根盆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enpen.com/2023/02/49293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