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当前,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可谓风生水起,各地政府部门都对智慧城市寄予厚望,希望其能在城镇化进程中大显身手,成为破解城市发展问题的“灵丹妙药”。自从智慧城市的概念引入中国之后,就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和响应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智慧城市也并非三两年就能建成。目前国内计划要投资建设的智慧城市比国外的数量总和还要多,这不免让人担忧其沦为政绩工程的筹码。而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一份报告中所指出,目前的建设中普遍存在着虚火过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定位不清、贪大求全、特色不够、重硬偏软及运营乏术5个方面:首先是定位不清,一些地区对智慧城市在城市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不够清晰,缺乏真实需求判断,对智慧城市发展中应用、产业、基础设施间的关系考虑不足;其次是贪大求全,有的建设目标很宏大,但缺乏可操作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缺乏足够的要素资源和支撑能力,目标与能力脱节;第三是特色不够,盲目模仿国内外其他城市,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城市特色考虑不够;第四是重硬偏软,一些城市多着眼于工程建设,缺乏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最后是运营乏术,现阶段的智慧城市建设多以政府投资为主,缺乏运营管理的长效机制,缺乏可配置的政策和法制环境,从而使得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智慧城市绝不单纯是在技术上实现城市的信息化。城市的智慧化还应贯穿于整个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运营的全环节的长时间、持续性过程。例如,广受诟病的地下排水和交通拥堵问题,其智慧化就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规划设计前瞻性和前期成本投入前瞻性,这也是一种决策智慧。事实上,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新生事物,在世界范围内也尚处于探索阶段,学者、公司、政府部门对其进行的解读都是从各自立场出发。而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实现决策智慧和公众智慧的对接,其核心在于社会管理创新
2013年1月29日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一个关键的节点,这一天住建部公布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此举标志着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进入了规模推广阶段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所指出,“以人为本是智慧城市的核心,物联网、无线网络、云计算等技术只是手段。”。根据欧盟对智慧城市的评价标准,一座智慧城市要满足智慧经济、智慧治理、智慧生活、智慧人民、智慧移动性、智慧环境6个方面的要求。尽管智慧城市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但是在这些评价指标中,强调技术的寥寥无几,与人相关的却比比皆是